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

【摘要】 尽管中国高铁“走出去”局面良好,且动力、实力、潜力十足,整体上看中国高铁也与众多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实际落地者不多,尤其缺少具有鼓舞人心的标志性和带动性项目。本文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线路切入,深入剖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在海外高铁市场、东道国对高铁需求的差异性、 高铁和目标国产业化城镇化的结合、 价值认同、高铁标准国际认同、高铁强国间博弈、投融资瓶颈、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风险化解和顶层统筹等十个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 本文提出了成立国家级领导小组和门户型智库、深化同RCO、UIC、IS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沟通、 建设“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国际人才教育基地、实施人才先行战略、组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设立高铁项目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优化高铁投融资方式等多项战略举措。

【关键词】 高铁“走出去”  一带一路  有效高铁市场  价值认同  门户型智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4.007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线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端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64个国家近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在全球总量中分别占比63%和29%。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理念、目标任务、机制行动,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五通三同”——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互联互通是时代潮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在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海路五位一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铁路以其基础性、经济性、公益性、社会性、支撑性、引领性等属性,以及安全、便捷、大运量、全天候等优势,必然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首要选择和优先领域,成为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官”。

在过去30多年甚至更早的几十年里,海运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贸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然而,在美国主导的海权时代,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三条最重要的全球航运线,被其牢牢把控在手中。近年来中国深刻认识到,通过高铁将欧亚大陆串联起来形成的“陆权”地缘经济,不仅能大幅化解在“海权”地缘政治上面临的巨大压力,还将直接“对冲”美国海上霸权,成为抗衡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重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新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方向是全方位的:西向欧洲并行两线远及巴黎,东向绕过大洋直抵美国,北面横贯莫斯科、柏林、伦敦,南经泰国延伸到新加坡。尤其是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这三条线路,其战略布局意义非常深远。若能建成,届时中国、欧盟、俄罗斯和印度几个超级经济体所处的欧亚大陆乃至整个非洲大陆,将会通过高铁形成一个巨大的区域市场共同体。

在上述战略方向下,中国抓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建设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地骨架。国家交通部规划的中—老—泰、中—蒙、中—俄、中—巴、中—吉—乌、中—哈、中—塔—阿—伊、中—印、中—越等九大“一带一路”交通重点项目,基本构建起了对内连接运输大通道、对外辐射全球的丝路走廊。

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路线:华北从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东北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改造、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紧密对接,有利于加强铁路、公路互联互通,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目前,中蒙俄经济走廊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从中国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到荷兰鹿特丹港,国内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7省(区),从中俄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鹿特丹港。目前,“连新亚”“连新欧”班列已正式开通,新亚欧大陆桥已成为中国直通欧洲的物流主通道。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从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哈“光明之路”、塔“能源交通粮食”三大兴国战略、土库曼斯坦“强盛幸福时代”等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衔接,有利于深化区域国际产能合作。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与中南半岛五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依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共同规划建设泛亚铁路东线、中线、西线的全方位交通运输网络,以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瓶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目前,大湄公河流域国家正在建设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9条跨境公路,其中部分已经完工。从中国昆明出发连通新加坡的南北道路已经畅通,贯通缅甸、泰国、越南的东西道路正在建设当中。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中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北接“丝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覆盖中国西南、印度东部、缅甸、孟加拉地区,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区域内铁路、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加快区域内产业合作和贸易递增,带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动发展。

当前,中国高铁“走出去”应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步伐,结合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贯通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铁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铁路在促进区域资源流动、贸易往来、人文交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聚焦欧亚、中亚、泛亚三个战略方向,建设经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铁路,改变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对海运的依赖;建设经中亚到达德国的中亚铁路,拓展与欧洲和非洲内陆国家的经贸合作,形成物流黄金干线;建设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高铁,打通向南出海口,形成向印度洋开放的新格局。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高铁   中国   对策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