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世界反全球化运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及应对

【摘要】全球化所带来的分配不公、环境恶化、民主赤字、文化冲突等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文章聚焦世界反全球化运动,分析其具有的排他性、功利性和极端性本质特征,关注其发展动态,预测其未来走向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探索提出了未雨绸缪、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反全球化运动 一带一路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战略是不仅要输出我国优质商品,还可能输出我国的富裕资本、技术标准、规则制度,以及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战略举措。国际上有舆论将“一带一路”战略视为颠覆世界格局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极力煽动外部势力阻挠这一战略顺利实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一带一路”战略启动阶段,即开始高度关注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动向,全面谋划应对策略,扎实做好危机管控准备。

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特征

民族性特征。反全球化运动一般都具有深刻的民族主义烙印。中东伊斯兰国家普遍具有强烈的文化排他性。印度反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捍卫其民族经济,以及抵制西方全球化对印度民族文化和宗教的进攻上。印度广泛开展购买国货的运动,掀起了反对麦当劳、肯德基运动,流行着“要芯片不要薯片”的口号。拉美国家反全球化运动中,最具特色的是农民运动和土著人运动,如巴西的“无土地者运动”和墨西哥的“萨帕塔运动”都参与了西雅图、魁北克和热那亚的反全球化行动。受结构调整政策影响,波利维亚、阿根廷等国家还出现了强烈反对IMF和本国政府关于公共服务部门私有化的活动。2011年6月,法国社会党议员阿诺·蒙特布尔格向媒体详细阐述了他的保护主义策略,强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反倾销监管。

功利性特征。反全球化运动在某些方面是为了维护某一特定小群体的利益,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一些反全球化运动组织长期接受某些政府组织资助并为其卖命。比如,当前有不少反全球化运动组织靠美国资助生存,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下活动,成为美国政府组织对外战略的工具。

极端性特征。在反全球化运动中还有一些种族主义者、无政府主义组织和个人,甚至右翼极端分子加入其中,如“黑色组织”、“黑色军团”、“无政府主义行动集体”、“无政府主义新闻服务”等。这些组织往往主张在运动中采取包括暴力手段在内的最激进行为,甚至发展为极端恐怖主义。在有些国家的反全球化运动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倾向。

非政府组织是主体。反全球化的主体一般为环保、人权、劳工、各类工会、民间社团、和平组织、环保组织、无政府主义组织及人权组织等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他们组织松散,一些受到西方国家的资助甚至操控,沦为其破坏他国发展甚至颠覆他国政权的工具。

世界反全球化运动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潜在影响

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我国倡导的国际金融规可能面临反全球化运动的抵制。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组织及世界银行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历来就是反全球化运动的焦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推行丝绸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的国际金融规则将削弱西方金融霸权,可能打破一些利益集团的垄断。反全球化运动可能将我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列为攻击对象,使“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投资环境恶化。

我国海外企业和资产可能面临排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强力冲击。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企业的资本大规模输出,反全球化运动可能将通过游行示威、网络黑客攻击、社会学术论坛等形式向我国及与我国合作的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施压。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法人、企业和资产可能将面临严重安全威胁。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可能面临反全球化运动与恐怖主义的双重破坏和综合性影响。中东,西亚和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地区,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盛行,反全球化运动也显示出向这些地区加速渗透的迹象。多数伊斯兰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被排除在全球经济竞赛之外,处于“边缘化”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绝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发展十分缓慢,社会开放程度低,贫富悬殊大,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滋生提供了土壤。一些伊斯兰国家对全球化的抵触和反抗,更多体现在对教义的捍卫和推动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其矛头本来主要指向西方,但在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这些势力可能会反被用来破坏我国正常投资创业,成为互联互通的极端破坏者。

加强危机管控,未雨绸缪、综合施策、化危为机

危机管控的最高境界是化危为机。反全球化运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虽然还远未显现,但在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大国博弈日趋白热化的战略背景下,我们必须预防其可能出现的问题。

深入研究反全球化运动特点规律,科学评估社会生态,全面谋划应对策略,突出做好重点领域防范工作。反全球化已越来越成为一场世界性运动,主要形式有利用学术期刊、各类沙龙、网络论坛等宣传号召和串联行动,在国际组织举行会议期间组织公开的游行、集会活动,在重大国际会议举行之际,举办相对应的会议等。所谓网络反抗、学术反抗和集会反抗最为常见。网络反抗利用网络进行宣传、联络协调、组织抗议活动、召集新成员、筹集资金等。最极端的网络反抗形式被称为“网络战争”。学术反抗,即为行动上的反全球化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相关活动。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的特点规律,注重情报信息搜集运用,动态评估社会政治生态,全面掌握反全球化运动通过期刊进行宣传,通过网路发布日程,确定行动方案,交流经验,召集新成员及筹集资金等的手段和意图,以及组织集合的企图、时间、地点和攻击对象等,做好相关应对工作,特别要严防敌对势力利用其对我国进行“网络攻击”。

“一带一路”建设推行过程中,要防止被贴上中国版的“殖民化”标签,成为新一轮反全球化目标。要突出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主线,淡化中国主导色彩,展示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理论。建立我国企业相关投资合作服务体系,支持中资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对接好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相关国家实际需求,把握开展敏感领域合作的时机和节奏。要着眼长远,向欧盟、东盟、中非盟、上合等积极传递丝路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互利性、非排他性,要用好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非、上合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多领域交流、多层次合作,培育外围支持力量,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做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外宣推介工作。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多强调与沿线国家共同利益和务实合作,多举办与民众互动的文化活动,让“一带一路”以“务实合作和文化交流纽带”的形象走进人心,赢得更多沿线国家广大民众支持。要以官带民,尽可能广泛调动政党、智库、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做好应对妇女运动、劳工运动、人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及环境保护运动等多种反全球化的应对措施,注意当地的公民社会发展和维权意识,防止劳工、环保等问题易被炒作,避免合作项目可能受到干扰。

开展相关对等公共外交,努力做好对反全球化非政府组织的转化争取工作。总体看,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力量大都来自于非政府组织和相关团体,虽然其中也有部分政府人士的参与,但他们大多以个人名义加入到运动中。目前,全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非政府组织有:“减免债务”、“直接行动网络”、“取消第三世界债务委员会”、“食品安全与环境网络”、“反对走私妇女联盟”以及“阿姆斯特丹多国研究所”等非政府国际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成员多、影响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尽可能密切与有关国际非政府组织联系,依据各非政府组织关切点不同的特点,做好差异化应对工作,防止千篇一律。

加强国际合作,突出资源外交,以发展红利共享凝聚全球化发展共识。资源外交的核心是通过外交政策和手段确保国家获得持续、稳定、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借力“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与沿线资源国家建立全方位、多领域、多层级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深化与重要资源出口国的协调与合作,强化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为我国跨国能源资源公司打开通道,打开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使地缘政治制约因素转变为战略上的有利条件;应强化与主要能源资源消费大国的外交沟通、战略对话与合作,化解美、日、欧等国对我国突破能源资源瓶颈的围堵和阻碍,实现共赢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格局;应推动中国标准、技术与服务走出去,形成自主优化跨境产业链;应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资源开发争端,积极借助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加速推进我国海外能源资源开发空间拓展;应设立合作发展基金并强化对有关国家的战略援助,争取所在国政府支持、民众拥护和政策优惠;应正视反全球化人员的处境和苦衷,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解决能源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保护力度不足、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文明冲突日益激烈等深层次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好反全球化主体人员的重大关切和基本诉求。

(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资源产业经济博士研究生)

责编 /王坤娜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全球化   一带   战略   影响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