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党内特权现象主要表现及治理对策(2)

采取有力措施惩治党内特权现象

当前,党内特权现象已严重影响党风,又从党内弥漫到社会影响社会风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任其蔓延下去,必将对党的事业造成严重伤害。

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中央在落实八项规定、聚焦反对“四风”进入新阶段而作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反对党内特权现象的有效措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从严治理发生在党员干部中的特权现象。党内特权现象说到底是党员干部身上的“不严不实”问题的现实表现,它们正在损害党的形象,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要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三严三实”的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成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推进党风建设的有力抓手,从而有利于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基础,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治理特权现象,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遏制特权现象的思想防线。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科学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利益,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科学信念。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作为毕生的追求,才能自觉摒弃特权现象。为此,首先要强化党员意识。其次要强化宗旨意识。第三要强化组织纪律意识。要通过三个方面意识的强化,用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向社会释放忠诚干净担当的正能量。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成为特权现象的俘虏,根本就在于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的群众观。为此,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处理好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所有者的关系,当好权力的合法“使用者”;要把权力当成责任、奉献和风险,自觉接受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从而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二是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当前,要通过加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志存高远,增强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努力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三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讲求实效,勤俭办事,多做基础的、对长远发展有利的事,把有限的人、财和物力用到为民谋利上。引导党员干部实干兴邦,增强科学发展的思想,养成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作为衡量政绩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充分发挥制度的根本作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党内特权现象是权力刚性约束乏力的表现,治理党内特权现象,必须完善制度机制。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②他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当前,制约权力的“笼子”尚不完善,一些领域的权力过分集中,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缺乏效力,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空间。为此,一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之“笼”。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要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要切实狠抓政策、决策和制度的落实,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严格界定权力范围和自由裁量权,以最大限度杜绝权力运行的制度漏洞,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要严格干部选拔、评价和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公平公开公正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让德才兼备、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人承担重任;不断完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使党员干部的政治命运不仅掌握在领导干部手中,更要掌握在群众手里。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普通党员参与党内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任用机制;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新兴媒体等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反对和抵制特权现象的强大社会力量。三是要建立惩治预防的长效机制。党内特权现象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治理党内特权现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韧劲,坚持在“常”、“长”二字上用力。要坚持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的特权现象,严肃处理,决不迁就。同时,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设立国家反特权法,为预防和惩治特权现象提供持续、有力的法律保障。

(本文系2015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研究”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中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720151041)

【注释】

①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2页,第333页。

责编 /张蕾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徐雅芬

厦门大学纪检委副书记 林金枝

【摘要】当前,党内特权现象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损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的大敌。鉴于党内特权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同时充分发挥制度的根本作用,建立健全党员管理的制度机制。

【关键词】党内特权 表现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特权   对策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