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核心提示: 虽然近年来全省文化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仍然匮乏。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    李 晖

当前,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普遍滞后。以湖南省为例,虽然近年来全省文化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仍然匮乏,全省122个县市区,仅有一级公共图书馆22个、一级文化馆32个(约占总数的20%),还有1.2万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空白点”。其中,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仅有县级博物馆31个、一级公共图书馆8个、一级文化馆11个、比较专业的文化馆艺术表演剧场3个。

二是文化有效供给不足。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从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看,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大湘西地区,2014年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仅为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湖南省纯文化娱乐消费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中的占比仅2.81%,贫困地区则更低。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亟需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严重投入不足,占公共财政预算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文化事业费为21.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乡文化干部“在编不在岗、专干不专用”现象普遍存在。基层文化执法队伍力量不足,存在执法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4900多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没有在编人员、没有专干,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就湖南省的文化人才而言,总量偏少、结构失衡,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奇缺,越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则更为突出。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经营管理等文化类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断层现象突出。

四是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利用双重压力。贫困地区绝大多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资源十分富集的区域,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保护经费投入有限,加之受到多元文化和城镇建设的挤压,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考验。同时,由于在文化领域资本供给明显薄弱,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经营管理、专业艺术等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创新能力弱,导致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业态成长缓慢、贡献率低,对推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影响面不大。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像重视教育工作一样抓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的提质建设,把县级剧场(综合性排练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做到文化全覆盖。对于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项目,开工的要加快资金下达进度,还未开工的要尽快启动实施。第二,提高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补助标准。对国家级贫困县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由现行的中央、地方分别按比例负担改为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资金压力。第三,加大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出台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经营管理、专业艺术等高端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文化人才。以定向招生、定向招考、定向培训等形式,为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引进培养一批艺术专业和经营管理人才。第四,推行文化执法重心下移的网格化管理。建立由基层派出所协警、综治队员、村(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农村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协助对文化经营单位进行动态监管。文化市场执法权适度下放到基层乡镇政府,根据市场执法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委托基层乡镇政府对当地乡镇村开展文化市场监管。第五,对于贫困地区,把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非遗项目保护专项资金扩大到省级项目,有力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责编/申唯佳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谭峰]
标签: 贫困地区   体系   建设   文化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