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何雄:提升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提升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中共濮阳市委书记   何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找准提升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的着力点、发力点,才能激发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带领农民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跨入小康社会。

牢牢把握政治引领这个核心,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政党的根本属性是政治属性,基本功能是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只有充分发挥政治引领的核心作用,才能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思维思想、收入构成、精神需求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村级党组织自身也存在基础保障不到位、党性教育缺失、党员管理松散、组织生活流于形式、“领头人”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加之,境内外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甚至打着各种幌子,介入农村社会事务,企图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在我市南乐县个别不法分子受境外势力蛊惑,假借基督教会干扰公务案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新形势、新挑战对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近年来,濮阳市围绕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抓住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建设全省唯一一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总结全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吃亏奉献”精神,探索“好带头人”成长和培养规律。着力构建储备、选拔、培训、激励等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党支部书记;设立农村党建专项经费,为村级党组织开展党内生活、党员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引入“互联网+”理念,为全市十万名农村党员建立规范化纸质和电子档案,增强了党员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感,提升了党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注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点等建立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引导力。

充分担当服务群众这个使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辩证统一,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服务功能强化政治功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功能更多地寓于服务功能之中。当前,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服务理念、工作作风、方式方法等方面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优化。濮阳市是传统农业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全市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在农村。近年来,市委牢固树立并切实强化服务理念,在便民服务的方式、内容、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搭建服务平台,市县两级财政共同为各村建设便民服务阵地,构建服务网络,全市89个乡镇、500个中心村建设党群便民服务中心,构筑起点对点、线连线的立体服务网络。拓展服务方式,坚持一站“全入式”服务,把行政服务、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三留守”关爱服务等10大类、105项服务事项“打包”进入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改580个乡镇管理区为服务区,从机构机制上保证工作方式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分包服务区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走出办公室、走上一线,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紧紧围绕推动发展这个要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濮阳市位于黄河中下游,所属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是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的“卡脖子”因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出路是发展。村级党组织作为引领发展的“火车头”,群众致富的“主心骨”,责无旁贷要担当起引领发展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先后培育200名“李连成式”村党支部书记,建成480个党员创业示范园,流转土地110余万亩,带动群众10万余人。围绕精准扶贫,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34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黄河滩区村任第一书记,统筹城乡、工农等多种资源,通过“输血”提高“造血”功能。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引导农民以地生金。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切实强化制度建设这个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村级党组织发挥整体功能,要靠制度机制做保障。当前,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建设普遍存在执行不严、约束不硬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们坚持标本兼治,在探索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有效举措的基础上,将相对成熟的做法规范固化为制度。全面推行了“一定两评三公开”(定制目标、公开承诺内容,评审目标、公开考评办法,综合考评、公开考评结果)党建工作责任制,拧死扎紧了抓基层党建的责任;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中引入协商民主理念,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了民主科学决策、矛盾调解化解、便民服务和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等符合基层实际的各项制度,为村级组织发挥整体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