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濮阳市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

近年来,濮阳市按照中央从严治党、大抓基层的要求,致力于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在队伍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坚持“以典型带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学习李连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拓展实施“一学双争”(即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学习李连成,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选派机关干部开展“双联双创”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2012年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基础上,把2013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探索实施了“一定两评三公开”党建责任制,以“一定六有”为目标,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一、强化责任,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2012年以来,濮阳市为转变基层党建工作被“概念化”、“边缘化”的倾向,着力破解党建工作责任约束“不严”、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问题,建立了以责任制为龙头,项目化管理为抓手、考评督导为保障,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一定两评三公开”党建目标责任推进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定制目标,公开承诺内容。建立指标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分为定量目标、定性目标、特色目标三类,并细化、量化为30余项指标,内容涵盖党建专项经费、活动场所建设、村干部待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特色工作、组织工作覆盖等方面。年初,各县(区)、乡(镇、办)、村(社区)三级党组织,根据市委目标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确定年度党建工作目标。县(区)委、乡(镇、办)党(工)委把定期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党建和听取下级党组织党建述职纳入工作目标。工作目标确定后,采取会议承诺、书面承诺、媒体承诺等多种方式向上级党委和群众进行双向承诺,接受监督。二是评审目标,公开考评办法。各县(区)目标由市委组织部评审,各乡(镇、办)目标由县(区)委组织部初步评审后报市委组织部评审,村(社区)目标由乡(镇、办)初步评审后报县(区)委组织部评审。评审年度工作目标既考虑目标的创新性,又考虑完成目标的可行性,指导基层制定目标时,避免低层次应付或不切实际。同时,坚持突出整体性、操作性、导向性、激励性要求,制定《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评审细则》,确定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权重分值等,公开评审程序与办法。三是综合考评,公开考评结果。考核采取基础工作考核、集中观摩和专项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注重对平时工作的督导考核,对目标落实进度实行全程监控。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区)委、乡(镇、办)党(工)委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各县(区)党建目标落实情况由市委组织部考评;各乡(镇、办)目标落实情况,在县(区)委组织部考评的基础上由市委组织部进行考评;各村(社区)目标落实情况,在乡(镇、办)考评的基础上由县(区)委组织部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县(区)、乡(镇、办)、村(社区)党组织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推进措施、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定期召开组织工作例会,通报目标完成情况,全力抓好落实。市委组织部负责“一定两评三公开”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考核评定等工作,并把“一定两评三公开”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情况作为县(区)、乡(镇、办)党(工)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和推荐市级或省级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五好”乡(镇、办)党(工)委和“五好”村(社区)党组织的主要依据,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强化党建基础保障

不断加大基层党建工作资金投入,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建立了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从2012年起,按每村每年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拨付党建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至今,市、县财政共为农村列支党建专项经费4800余万元,为社区列专项经费5000万元。同时,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专项经费制度,全额返还企业党员党费。二是提高村干部待遇。根据濮阳市实际情况,在提升村组干部工作待遇上,采取小步快跑办法,村党支部书记由每月400元提高为600元,村委主任由每月320元提高为480元,村“两委”委员由每月240元提高为360元。计划到2016年把村党支部书记待遇标准提高到每月800元,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村委会主任每月640元、委员每月480元。三是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除完成省委分配的村级组织场所建设任务外,市委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自2013年起,按照市、县、乡4:4:2的比例,投入9000万元,新建了484个村级和社区活动场所。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力争三年内消除无活动场所的村。

三、全面覆盖,协同推进党建工作

统筹产业集聚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社区、机关、学校党的组织建设,新建各类基层党组织486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68个,社会组织13个。在社区党建上,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以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警务室为依托,以联席会议制度为纽带,以服务社区居民、完善社区管理为目标的社区党建“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在82个社区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社区干部走访居民3万余户,解决居民问题1800多个,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在企业党建上,通过加强企业党务干部培训工作,建设多功能活动场所以及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开展多种形式活动等,不断提高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目前,全市建立企业党组织401个,新建活动场所18个,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各项活动2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120期,培训党员2000余人次。在社会组织党建上,坚持创新组建方式,广泛开展联合组建、区域组建、行业组建、挂靠组建、委托组建等多种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党员人数、法人代表、党组织设置等详细登记,建立完善基本数据库;按照“分类管理、以块为主”的办法,将新社会组织纳入对其运作有约束力的监管部门党组织主管,并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活动。目前全市603个社会组织中,35个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已全部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578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5个,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2100余人次。

四、注重创新,丰富党建工作载体

根据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针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各类型、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位,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要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在社区党建、产业集聚区党建、基层干部管理、党员管理、村级民主决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建设了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实施了“滩区扶贫开发党建保障工程”,选派343名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343个黄河滩区村任第一书记,加强滩区基层组织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协调12.53亿元项目资金用于黄河滩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亿元流转土地10余万亩,建设了180个技术含量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党员创业示范园,参与党员1400余名,带动576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二是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32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献血、爱心募捐、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残疾群体等志愿服务1200余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320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坚持县(区)党委书记、组织部长和乡(镇、办)党(工)委书记每人领办1个党建创新项目,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濮阳县实施了“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培养工程,分析李连成同志成长轨迹,总结“范例”典型成长与培养经验,培养36名“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达到了树立一个、带动一片、发展一方的效果。南乐县作为全省乡镇党代会年会制试点县,实行乡镇党代表“一站两室”(“一站”即建立党代表联络工作站,“两室”即网络工作室和党代表工作室)履职新模式,通过网络互动和驻室接见搭建党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网上接受咨询278人次,驻室接待465人次,解决问题381个。台前县实施农村党员“民意快线”工程,乡镇、村分别组建“民意快线”工作机构,推选无职党员担任“民意代表”,为群众排忧解难,受理民意信息1783件,办结1691件,办结率94.8%。范县开展农村无职党员定岗创星活动,7859名农村党员积极参与,联系走访基层群众13296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298个。

五、依法换届,切实加强班子建设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对31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从市、县直单位选派了316名党员干部,成立驻村整顿工作队,实行“一村一策”,建立整顿工作台账,明确时间结点,确保整顿工作任务按照完成,并将整顿难度较大、矛盾突出的62个农村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督导整顿。截止目前,31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经完成“治乱”目标,正在持续铺开“治弱、治穷”工作。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按照分类指导,“一村一案、一事一策”,点穴式督导以及周例会、台账管理等方式,强力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全市2992个村级组织中,实行“两推一选”的村2208个,村委会换届实行“无候选人直选”的村2044个。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强化基础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着力增强责任意识。深化推进“一定两三公开”党建目标责任制,抓好日常督导和落实,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的责任意识。

2、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以担当、敬业、服务为主题的“一创双优”活动,积极探索担当具体化、敬业标准化、服务模式化。加大对“李连成式”村党支部书记培养力度,每年培养50名,打造一支能吃亏、肯奉献、有服务群众能力的优秀农村干部队伍。

3、着力加强基础保障。多渠道筹集专项活动经费,每个社区活动经费平均达到5万元以上。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三年内新建420个,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社区干部报酬提高50%,村干部报酬要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村级组织经费年均增长20%。

4、着力加大创新力度。根据基层党建工作新的形势,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运行机制,丰富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增强基层党建活力,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5、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在强化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教育的同时,组织力量查办一批侵吞集体财产、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提升依法治村和廉政建设水平。

(2015年11月24日)

中共濮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一丹(实习)]
标签: 濮阳市   基层组织   总体   情况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