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四个一批”扶贫攻坚的实践探索(2)

打组合拳,全员保脱贫

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放大效应,整合政策资源,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

一是挪穷窝。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贫困地区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太高和难度太大的深山、高山、偏远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全市符合搬迁条件的2.39万户、7.28万人应搬尽搬。

二是扫穷障。围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力实施“城乡统筹、两保两助、三管齐下、全面覆盖”的医疗“兜底”政策。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等三重医疗保障,外加针对农村计生两户等计生利益导向奖励,确保全市因病致贫的16.8万户、32.26万人就医便利,看得起病。

三是治穷根。整合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政策性扶持资金,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实现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零负担、高中及中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业的“三零”目标。

四是脱穷境。提高劳动力短期技能的培训补助标准,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用两年左右时间,对全市所有贫困户,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实施精准扶贫培训,实现应训尽训,力争每个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种养加或设施农业增收项目。

五是兜穷底。对农村现有五保、低保户全部进行清理核实,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户,按照农村低保、五保等标准实行政策性兜底,确保全市47.6万低保户和五保户应保尽保。

搭大平台,全面建机制

首先,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发挥政策性金融导向作用,用好用足用活大别山金融工程这个大平台,推行“政银企农”合作模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积极探索农村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担保贷款办法,建立贫困户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保险机制,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其次,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精准扶贫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15%用于扶贫开发;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牵引、兴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资金整合原则,有效整合各项扶贫资金,重点向偏远村、高山村、生态保护区等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倾斜。

再次,深化驻村帮扶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选派市直、县、乡干部到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选优配强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好扶贫工作队作用。2015年7月下旬,采取“硬抽人、抽硬人”的办法,向全市892个贫困村选派了扶贫工作队,向全市892个贫困村、433个后进村、175个难点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全市共抽调的16778名工作队成员和1350名第一书记全部到村到岗。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与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签订责任状,要求下派党员干部三年内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转化不撤离”。

最后,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导向,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以及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分配扶贫资金的重要依据,引导重点贫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绘作战图,全程抓落实

通过运用“四化”模式,绘就精准扶贫作战图,紧抓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一是信息化管理。2015年9月15日前,全市全面完成贫困户口识别、复核、确认工作。准确运用精准扶贫调研摸底成果,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的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做到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管。二是清单化实施。逐村制定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逐项列表,建立横向到边的“任务清单”;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明确驻村领导、牵头单位,形成纵向到底的“责任清单”;对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进行公示,定期通报,形成可核可查的“进展清单”;对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实行跟踪销号管理,逐项明确履责领导、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形成直观明确的“问题清单”。三是图表化作战。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逐片绘制贫困人口和扶贫项目分布图,逐村绘制贫困人口条形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逐项目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四是精准化推进。对扶贫攻坚每一项重点工作,明确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形成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推进体系和落实链条。

(本文作者为中共黄冈市委书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攻坚   扶贫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