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2015年将迎来GDP新常态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都是舆论关注焦点。不少观点预判,9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下调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经济增长目标由7.5%左右下调至7%左右。(综合12月9日 中国经济网)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态势的最主要指针之一,但很难全面地诠释整体经济形势的实际状态。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三季增速是7.3%,为5年半以来的新低。总的来看,2014年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形态基本确立,全年GDP增长或逊于7.5%。从各种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其增速走低也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为迫切任务是要找到新增长动力,而不是煞费周章刻意追求GDP高低。不充分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分清增长质量的优劣,经济成长不能让广大民众得实惠,再高的GDP数据也无非是一种“自拉自唱”评本,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方面是总结今年,另一方面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但通常不会给出一个GDP增速的具体目标数据。要揭开新一年增长目标的设底,还有待2015年两会期间最后公布。假如中央要主动调整明年GDP增速目标,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会议对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部署,将有什么推进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可靠力量,让GDP走向从“量变”转到“质变”的“GDP新常态”。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上定调至少说明明年GDP增速目标不会定得过高,也不会太低,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另外,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情况下,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意在争取给结构性改革和调结构出让一个经济成长缓冲空间并保留余地。

GDP从“量变”转到“质变”,就必须通过改革重拾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经济增速下行,依赖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只能缓一时之急,难除长久之痛。我们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来激发我国经济系统的活力与创造力,要积极推进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要加速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要通过减税、减负给企业松绑,通过金融改革来推动大众创业、创新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还有继续推广自贸区改革红利,推动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优化全社会的营商环境。此外,我们还应做好央企薪酬改革,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医疗保险改革。我们还要打造法治社会,高压持续反腐,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随着深化改革迈入新时代,今后几年是结构调整的黄金期,也是促使GDP从“量变”转到“质变”的关键期。2015年将是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谋划明年经济工作,形成新部署,这是既要打一场改革的攻坚战,也要打一场“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战。通过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需要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提升中国经济“内在美”,才能让中国经济展现出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新竞争优势与发展活力的“质变”魅力。

[责任编辑:王驰]
标签: 2015年   GDP   新常态   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