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以经济转型为目标,以改变这么多年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或者发展型政府的模式为重点,这种改革才能顺应大势。
在“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4)”的主题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治理》上,我做了如下演讲:
这个单元是对一年来的改革做一个回顾,对下一个年度的改革做一个讨论。
我认为,这一年的改革“坚定务实”。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的改革如何深化,如何推进。刚刚王老师讲,不能简单的搞简政放权。应当说,这一年简政放权的力度相当大,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问题在于,放权以后,类似国家发改委这样的机构是不是要向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转变?我思考的是,像发改委这样的一些宏观协调机构,简政放权后它的主要职责是不是事中和事后的市场监管问题?我以为不是。这是因为,它是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发改委做好两件事情对全国就是一个幸福:把中长期规划搞的好一点,把宏观政策搞的好一点。
那么,类似发改委这样的机构在简政放权以后,需要做什么呢?我的看法是:它需要有一个大的转型,原来行政审批和监管混为一体的体制需要改变。这个体制不改变,政府职能转变很难到位。此外,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体制性腐败问题也都难以解决。
就是说,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一方面,需要把行政审批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分开,即行政性监管要向法治化市场监管转变。另一方面,需要推进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
从这一年的改革实践看,改革需要有新思路。有人强调改革的困难性。在我看来,尽管改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更重要的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这个历史机遇,就是中国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未来5-10年,正处在一个大转型的新时代。什么大转型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