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查阅石油济柴2013年年报发现,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中,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和大庆石油管理局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五大客户,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5.38%、3.17%。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与石油济柴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多达28项。
对此,石油济柴表示,公司目前与关联方发生的主要关联交易是公司及所属企业销售产品给中石油集团所属企业。公司钻井用柴油机在油田钻井市场应用较多,既是钻井客户的需要,也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分析师认为,石油济柴作为中石油的子公司,对中石油的依附更是不言而喻。一旦中石油有所变动,必然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
反腐调查促民资发展
破垄断成石油系统大趋势
实际上,在垄断已久的石油行业,像准油股份和石油济柴这种大部分营收订单均来自中石油的“寄生公司”,并不少见。
对于这些“寄生公司”,维护好与大客户的关系以获得稳定的订单,已经成为潜规则。面对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想要“抱大腿”的公司不计其数。
有石油系统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比如在采购招标环节,中石油的采购金额极为巨大,虽然招标程序严密,但最终能够获得订单的基本上都“非等闲之辈”。当中石油某些高管落马之后,“寄生公司”多年的投入可能会就此泡汤,今后的业务也可能因此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公司因为被寄生的权力体已经被调查查处,不再具有提供“养分”的能力。因为强大的反腐压力,使被寄生的权力体主动与寄生公司切割,断尾求生、丢卒保车。
目前,中石油的反腐仍旧在继续,这意味着或仍有高管落马。
中银国际分析师表示,反腐调查会使中石油资本开支的压缩持续一段时间,对设备的更新和购买都会从紧或是被延缓。
从中石油2013年年报来看,中石油确实压缩了今年的资本开支。年报显示,中石油2013年资本支出为3186.96亿元,不仅低于年初计划的3550亿元,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6%。2014年,中石油的资本支出将继续下降7%至2965亿元。
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是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首次大幅度削减资本开支,公司计划在今后几年规模控制在3000亿元水平,而中石油此前的资本支出都在3500亿元左右。
沈萌还指出,实际上,也有一些是通过正常渠道严重依赖中石油的企业,不见得属于“寄生公司”,因为石油行业属于完全垄断型,因此有部分企业不得不依赖中石油,这与依靠私人关系从中石油谋利的企业还是要有所区别的。
在他看来,只有良性竞争才能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垄断之下只会产生效率低下和权力寻租的现象。
因此,随着中石油反腐的推进,业内多认为利好民营油企的发展。
上述分析师就认为,加快民营资本的进入以及建立更为公开透明的招投标制度是石油体系的大趋势,而此次事件的发生很可能会推进这一发展进程,中长期看,对民营的油气装备与服务公司而言其影响是偏正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