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如何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对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现状的讨论

对症下药,正本清源,才能剥除“四风”的隐形外套,使作风建设固本培元、返璞归真

要坚持问题导向,改进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困、帮民富,多听听群众的逆耳忠言,多尝尝群众的苦口良药


编者的话:

反“四风”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在改进作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反“四风”活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四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基层党组织的作风与群众的要求是否仍有落差?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无缝对接”?针对这一话题,《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邀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和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和切身感受。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藏匿于服务群众的言行举止中,穿梭于干事创业的点滴细节中。对症下药,正本清源,才能剥除“四风”的隐形外套,使作风建设固本培元、返璞归真。

 

“四风”究竟在哪里

中共中宁县委书记 陈建华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要彻底纠治“四风”顽疾。作为与人民群众“无缝对接”的县一级,“四风”问题本应“查易藏难”,然而在实际查找中,却深感“四风”穿上了“隐身衣”,总体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到,具体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摸不着。

“四风”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四风”就隐身于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藏匿于服务群众的言行举止中,穿梭于干事创业的点滴细节中。对症下药,正本清源,才能剥除“四风”的隐形外套,使作风建设固本培元、返璞归真。

在工作态度中“祛虚以实”。一直以来,“四风”问题既有刻意为之的主观性,又有随波逐流的被动性,是工作态度“虚火过旺”的典型表现。近期中宁县开展“电视问政”曝光的两件案例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件是城中村垃圾成灾,村书记多年“耳聋目盲”不予处理,群众信访又遭遇“肠梗阻”;另一件是个别乡镇部分地段垃圾箱缺失造成垃圾肆虐,而其它地段垃圾箱却长期闲置成了摆设。两个看似简单的案例,却清晰折射出形式主义的虚火、高高在上的官气、甚至是官僚主义的变种。因此,除“四风”、转作风,首先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扶正培本,从工作态度上校正纠偏,祛虚以实、去伪存真,将民之所需、所急、所愿作为问题导向,切实以“实”的态度做实在人、办实在事、倡务实风,才能让“四风”顽疾无所遁形。

在便民利民中“去芜取菁”。走群众路、办群众事、解群众难,是查找和纠治“四风”顽疾最行之有效的“通衢之道”。然而,时下为民办事中反映的一些现象却与群众路线背道而驰。如一些乡镇在办理农村社保、医保等事务时,条件繁杂、程序冗长、环节众多,“与民方便”成了为民“添堵”、为己“增负”。因此,除“四风”、转作风,必须用群众视角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办事方式、流程、条件以及岗位设置、人员调配等,去芜取菁、去虚存实,进行重构再造和简约优化,这样政府职能才能“转”到位,横亘于干群之间的“心墙”才能拆除。

在群众意见中“趋害避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对“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不明就里,听惯了“甜言蜜语”,喝不下“苦口良药”。因此,除“四风”、转作风,必须彻底改掉“见群众就躲、见难事就绕”的恶习,真正扭转信念动摇、精神懈怠的思想作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学习作风,因循守旧、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道德滑坡、贪图享受的生活作风,如此,“四风”顽疾才能在群众的满意声中渐行渐远。

在服务失位中“查漏补缺”。“为人民服务”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法宝,但时下在一些党员干部和部门单位中却仍存在着与党的宗旨“南辕北辙”的不良风气。例如,守着“吃拿卡要”的门户,做着“坐地生财”的美梦;打着群众路线的“幌子”,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却仍难办。“四风”的“变种”已然成形却让人浑然不觉,服务上的缺位,致使党群干群之间的“缝隙”越拉越大。因此,除“四风”、转作风,还必须认真梳理和深刻反思自身在工作中缺位、失位、不到位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内外兼修,抚平深埋于群众之中的作风之殇、民心之痛,让“四风”顽疾藏身之所土崩瓦解。

 

反“四风”切不可做表面文章

中共盘锦兴隆台区委书记 杨卫新

去年以来,兴隆台区委、区政府从改进作风入手,着力强化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四风”问题明显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从区级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看,突出表现为政绩观出现偏差,热衷“显绩”、不抓“隐绩”;组织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风漂浮,口号喊得响、工作落不实;精神懈怠,进取意识差、“软骨病”严重。从街道(农场)、村、社区等其他组织看,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社情一知半解、民情一无所知;落实惠民政策跑偏走样,好事落不实、办不好;方法简单粗暴,“衙门气”十足、听不进群众意见。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而且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要以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解决“四风”问题,从根本上改进作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要围绕已经出台的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逐条对照、逐条落实,特别是要把制度规定作为刚性约束,不搞例外,一抓到底。

二是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妥善解决全区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尤其要强化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彻底打通。

三是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领导和促进升级发展的能力。把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相结合,以作风建设的扎实成效凝聚起实现升级发展新跨越的强大合力。

 

戒除“形式主义” 坚守务实之风

中共浙江常山县直机关工委书记 徐士平

戒除“形式主义”,坚守务实之风,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求必须彻底割除“形式主义”这颗恶性“毒瘤”,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戒除“形式主义”,领导以身作则是前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于一个单位风气形成至关重要。领导喜欢排场,下面的人则摇旗呐喊;领导爱慕虚荣,下面的人则吹之捧之。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装模作样,下级干部必然弄虚作假;查摆问题,领导干部避实就虚,下级干部必然潦草应付;整改落实,领导干部虚张声势,下级干部必然走形变味。群众路线教育的鲜明特点就是领导干部带头。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严以自律,以身作则,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带好头,做表率。

戒除“形式主义”,严格制度执行是关键。有人说,现在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力。许多制度执行都是“原则上”态度和观点,对于领导干部,则可以“无原则”,免于处理或疏于处理。可是,再科学再严谨的制度,一旦被“变通”撕开缺口,漏洞便会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这极易损害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执行不到位的制度,比没有制度来的更具危害性。形同虚设的“禁烟”标识、终年不变的“去向牌”,除了装点一下“门面”,又有什么用处呢?

戒除“形式主义”,听取群众呼声是根本。“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在于当局者沉迷于其中而不自知,急功近利者趋之若鹜。然而,作为旁观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中有杆秤。领导干部要勇于跳出自己的固有“圈子”,多接地气,按照“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开展走亲入户工作,多与百姓交朋友,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困、帮民富,多听听群众的逆耳忠言,多尝尝群众的苦口良药。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戒除“形式主义”,任重而道远;戒除“形式主义”,必须坚守务实之风。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