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方案》还要求,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推动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升级示范,加快先进发电技术装备攻关及产业化应用,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2017年,原煤入选率达到70%以上,煤制气产量达到320亿立方米,煤制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综合能效达到50%左右。
当然,另有分析人士认为,煤炭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每况愈下,但同时也是煤炭行业“置之死地而后生”,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
事实上,对于煤炭巨头来讲,早已开始布局煤炭就地转化和清洁化利用,例如,今年3月份,煤炭巨头中煤能源就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总投资额177.5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工业项目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该项目规划年产净化合成气约61亿立方米,年产100万吨合成氨,年产175万吨尿素,以及配套建设相关自备热电、输气等工程。
2015年煤炭消费
占比将降至63%左右
中研网相关研究显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和最新工作计划,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可能很快于2015年前后达到顶峰,大约在25.3亿吨标准煤(标准煤亦称煤当量,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左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左右。
李朝林认为,2015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这一数字是有可能达到的。因为,当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欧洲受阻,出口中国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在治理雾霾的环境压力下,能源结构将不断调整,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以及核电、水电等比重将不断增加。
李学刚也认为,煤炭产能的弹性非常大,产能过剩问题也一直存在,未来不断压缩煤炭消费量对于煤炭行业的影响应该辩证地看,不只是负面影响,同时也将带来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尽管“十二五”前两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比较快,但从2012年起,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开始明显降低。2012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降至4%,2013年又降至3.7%,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
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控制在3.2%。按照这个下降速率,2015年以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有把握控制在3%以内。按照上面分析的速度,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40亿吨标准煤目标没有问题。进一步,到2017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有望控制在42亿吨标准煤和45亿吨标准煤左右。
从煤炭方面来看,上述研究称,2013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7%,为24.7亿吨标准煤。根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计划,2014年将微增至25.1亿吨标准煤左右,占比降至65%以下。可以计算,到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基本到顶,在25.3亿吨标准煤左右,占比63.3%左右。按照刚刚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9%以上。如果再算上石油消费比重(19%左右),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将降至65%以下,达到59%左右。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将提高至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还有望提高3%左右到12%左右。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将降至54%左右。也就是说,到2017年和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可能分别降至24.8亿吨标准煤和24.3亿吨标准煤左右。(记者 唐振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