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我国沿海产业转向东盟的隐忧及对策(3)

应对新时期沿海产业转移的策略

面对沿海产业向东盟国家加速转移的趋势,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增强中西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引导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改善基础设施,构建跨区域快捷交通网络,应对东盟区位优势。为有效降低跨区域的运输成本,中西部地区应强化现代物流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一是加快区域内基础交通网络和区域间交通干线建设,加强中西部高速公路、铁路、水路、民用航空网络与沿海港口的建设合作,支持向西开放大通道,增强跨区域运输能力;二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通关”建设,畅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陆路口岸建设,降低进出口商品的口岸物流成本;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四是进一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推进产城融合,提高产业转移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功能。

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方式,实现产业转移集群式承接,应对东盟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普遍高于东盟国家,中西部应当充分发挥这一比较优势,通过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转移,从而引导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抱团”转移;二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详细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三是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提升自身产业体系的关系,以本地优势产业为核心实施差异化承接,利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延长本地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四是通过城市空间整合,形成园区之间的产业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链联系,对有利于形成明显集聚效应的产业承接园区,优先纳入重点发展规划,在重大项目招商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五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使价格低廉的简单劳动力向价格适中的熟练劳动力、技术技能型劳动力转化,从而与地区产业链的提升相匹配。

发挥大国优势,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应对东盟市场一体化优势。我国是一个大国,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能够为失去比较优势的沿海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吸引沿海产业转入,中西部不仅要坚持对外开放,更要全面提高对内开放水平。一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清除地区间投资和贸易壁垒,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要降低民间资本参与门槛和各种障碍,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依法合规地参与中西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大与沿海地区的区域合作力度,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将转移的阻力转化为动力,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应对东盟引资政策优势。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诟病是在招商引资时,各地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比拼优惠政策,恶性竞争;而当企业落户后,政策承诺不兑现,政府服务跟不上,甚至乱收费,增加了企业隐性商务成本。为扭转这种状况,中西部应转变观念和思路,从重优惠政策向重创新体制机制转变,通过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推行网上审批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完善“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二是要增强政府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要构建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长效机制,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解决收费、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挂钩的问题,推行涉企收费公示制、涉企检查准入制等,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微观事务的干预,降低企业隐性商务成本。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9&ZD041)

(省略)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东盟   隐忧   对策   我国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