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应会下降,但分析一个地方的房地产,不仅要看房价,还要看交易量。
中国国内房地产租售服务平台近日发布“2月互联网房产数据报告”称,今年春节后某房产网全网流量陡增,2月下半月日均流量甚至远高于去年均值,这显示刚需购房者仍在密切关注楼市走向,潜在购买力旺盛。
不过,刚需旺盛似乎难以阻挡眼下中国楼市的悲观论调。近日,在杭州一些开发项目松动价格,以一副降价的姿态入市销售。一时间,中国“楼市去哪儿”的猜测之声四起。
中国“楼市崩盘”命题难成立
中国楼市果真迎来拐点了吗? 据此,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刚需强劲的支撑下,“楼市崩盘”的命题恐难成立。
在近日政协联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谈到最近热传的楼市“崩盘”时说,“所谓‘崩盘’我认为是指交易量的萎缩,如果按这个意义讲的话,那么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这种萎缩。”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产生了格局性的变化,从过去一路上涨、全国一起涨到现在完全多元化的局面”。
所谓多元化,李稻葵解释,具体来说,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房价仍然在上涨。究其原因,“这些城市的土地供给是不够的,其人口聚集能力和产业聚集能力过强了,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合理的区间了”。
“大部分二线城市仍然面临着进一步做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么一个艰巨任务,所以房价还有上涨的压力。”李稻葵表示,尽管有个别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了停滞上涨、销售量下滑或停滞不前的状况,但“以我的判断,这种局面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李稻葵解释,分析一个地方的房地产,不仅要看房价,还要看交易量,如果交易量维持不变,而价格下降,这就说明价格真正跌了,如果是交易量萎缩,价格下降,那就是假跌。
“现在这种假跌是其实是处于一种僵持期或者说观察期,可能到下半年,等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的态势出现回升的时候,价格还会有所上涨,交易量还可能会恢复。”李稻葵说。
“但很多过度开发的三线四线城市,城市本身没有很多发展潜力的地方,房价应该会下降。”李稻葵预测。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称,三线城市房价在每平米三五千, “这是成本价的水平,还能崩到哪去”。
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行情,问诊)董事长黄其森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也称,“房地产崩盘”危言耸听。
“一些城市都"过剩"了,就无需调控,市场这只手还是在起作用。有个别降价,没必要过分解读。”黄其森的观点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类似,后者近日在接受本报等媒体采访时炮轰“崩盘说”。
在黄其森看来,房价达到某些高位,如去年大幅上涨,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之间,一二线城市各个区域之间,都会分化,这是正常现象,无需夸大个别现象,房地产总体仍处于比较健康的局面。
“全民都做房地产,经过一轮洗牌之后,还是数量太多。似乎大家都认为,房地产只要有钱不需要专业,做鞋的企业也来做房地产,门槛太低,鱼龙混杂。”他说,中国房地产行业专业化不够,未来的市场洗牌,将有益于行业良性发展。“大家感觉黄金十年过去,进入下半场了。但我恰恰认为,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黄其森认为,一些房企专注三四线城市,也获得了成功,认真研究发现,很多是政府便宜卖地。“面积动辄上千亩。”个别中小城市土地供给秩序欠佳,将来被规范后,押宝三四线城市大型楼盘的企业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关于一线城市保障房问题,黄其森的观点是,尽管房企开发自住型商品房利润有限,但北京推出自住房、解决民生问题,是好政策。他建议,允许开发商自主定价,对高端盘放宽限价政策。
“高端盘价格高了,带来的土地收入可能来补给自住房等保障房建设,而自住房供应多了,商品房价格也能下来。”黄其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