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华民族复兴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国际比较视角上的一种经济史认识

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路径选择的经济史案例

中国的制造产业在发展路径上存在外部依赖这一事实,促使我们把比较研究转向对“日本制造业在历史上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自主发展而未沦为他国生产车间”的讨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后起者的地位恰恰使日本在产业发展上注意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18而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又促成了日本对外部先进事物孜孜以求的积极学习态度。正是对于传统优势(本土知识)与现代因素(外部影响)两者关系的恰当处理,才使日本实现了对产业发展历史路径的合理选择,进而使其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奠定了向世界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基础。因此,对比日本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些经验,19可能会使我们在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从后起者的视角得到一些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获取对如何形成产业自主和可持续发展历史路径的新的认知。对于典型的后起者日本而言,明治维新的工业革命时期,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工业转型阶段,是形成其自主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两个重要时期。因其与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高度关联,所以以下的经济史案例分析将主要聚焦于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经济体外部环境和各自产业发展过程存在差异性,而从一个长的时段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过程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可能更接近于对事实的理解和对规律性特征的把握。同时,可以避免因简单和机械式类比而造成的事实上的偏差。

在利用传统优势过程中吸收外来文明,使得日本实现了非欧美式发展。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近代制造业,是日本产业走向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1884~1893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完成,日本工业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近7倍;20使用机器的近代工厂的大批建立,使得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大幅提高。211888~1910年,工业占日本GDP的比重从不足13%上升到近20%(西川俊作、阿部武司,1990;Minami,1986)。显在的事实,使人们相信了工业文明的到来,并从铁路修建、设备进口、不同于农耕社会的新产品的使用等多个方面,体验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社会变革。但是,正如科学技术史和日本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所揭示:体现现代文明的近代制造业的建立,不仅是人们通常所了解的吸收外来文明的结果,也是建立在前近代日本自己的技术基础及其创新成果之上的。22早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德川时代(1603~1868年),日本就开始利用先前接受的来自欧亚大陆的科技知识以及从武士阶层中形成的科技人才,建立了其作为近代工业基础的传统地方手工业。例如,具有较高劳动分工水平的金属矿藏的开采;2318世纪中期就开始使用带齿轮和传送带设备的生丝生产;17世纪后期利用水利驱动形成的酿酒业的规模生产,24以及以有田陶瓷为代表的成为前近代重要出口产品的陶瓷生产等。25伴随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日本社会逐步形成了勇于探索新技艺、发明新技术的传统。26正是由于它们被自然地融入到近代制造业的发展之中,才使得日本能在工业革命中顺利推进不同于欧美的近代产业建设,27在亚洲率先实现了非欧美式发展。把引进外来的技术与传承自身的优势结合,正是当时的有效做法。例如,利用从西班牙、葡萄牙引进的金属冶炼知识,与日本传统的冶炼方法结合形成木炭灰渣法(charcoal ash flux),在东北偏南地区从事富含磁铁的矿石冶炼,就是其中一例。同时,在明治时期发展迅速并在前近代早有发展的制丝业中,日本就采取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形式兼容、企业共同发展的做法。1875年在长野县开业的中山社,是采用这种被称作“混合型技术转移”形式确立日本的近代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28相应地,传统与现代企业要么根据所生产的产品不同划分供货市场;要么在生产链条上形成上下游的垂直供货关系(大野健一,2006),在平行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正是依靠这种适应日本特点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式,纺织业率先在日本发展成为进口替代产业(见表1)。不过遗憾的是,这种传统优势即本土知识的利用,对日本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影响(即使日本能够避免依附于西方,以自主的方式主动融入现代工业文明之中),至今尚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29

在接受现代文明中变革传统,培育走向制造强国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发挥传统优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随时代的进步对传统进行适应性变革。这是一个经济体并非由外力主宰而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的发现和内燃机的发明掀起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世界。日本发现,原有的接受外部新技术的方式,无法使自己融入现代工业发展的大潮中。因为现代工业显然是不可能建立在近代的匠人手工艺基础之上的。要想跟上世界快速变化的脚步,必须努力建设自己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但是,由于经济的后进性和战略资源的短缺,日本政府自开国以来一直将“富国强兵”作为其发展目标。从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都错误地把对外侵略作为发展途径,将政府的意志强加于技术进步的路径之上。通过军事动员、经济统制和科研力量的调拨,大力推进与军事工业有关的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从而使得相应的技术发展被重重地打上了军事扩张的印记。31事实表

QQ截图20140110170626

明,科技从属于军事强权必然导致危害人类和平的严重恶果。它所提醒世人的科技应当为和平发展服务的观念,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当然,仅此认识还不能够代替对这一时期日本技术发展和产业演进问题的深入研究,因为科技发展的连续性和产业发展的接续特征,并未因为战争的非正义性而改变。而且,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日本产业技术体系的进步与转型,对其产业的自立乃至战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为当时日本在这个被称之为“转换式适应”的过程中,32采取了两个方向上的重要行动:其一,为保证自身与现代因素的联系不被阻断,它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实现联系的纽带——人力资本的培育上。办教育、培训人才和建立企业的研究实验室,这些活动在政府和私人企业中同时展开。前者实行强制性的初等教育制度,并通过公共教育体制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够掌握现代技术的熟练工人,例如1873年工部省创办帝国工程学院,明治后期建立各地方技术学院等机构。后者则主要是采取各种途径培养能够理解和消化外来先进技术和知识的科技骨干。最早建立公司培训机构的企业是三菱造船厂,33随后日立制作所、日本钢管、芝浦制作所、住友等大企业,在20世纪初都先后建立了企业培训制度(森清,1979)。1900年至1910年,私人企业中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学或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从700人增加到约2500人(内田星美,1978),各企业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人数也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企业中的科技研发,也逐步由个人钻研走向建立工业实验室,并从科研发展到实业。34其二,为了能够在适应外部世界变化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日本注重在产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体制的探索性实践,即找寻通过竞争、创新获得自主发展的途径。比如,即便与外国公司合作,企业也在刻意避免成为外来观念的被动接受者。通过51%的股份转让与通用电气合资的东京电气公司,拒绝对方提出的研究由美方负责、日方只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分工主张,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选择购买专利形式引进现代技术的企业,则随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减少对外部专利技术的依赖,凭借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中捕捉有用信息,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生产技术。35同时,战争危机和外来技术资源的阻断,也在客观上逼迫日本的企业强化自主性的技术发明和创新,致使这一期间的私人和国家的研究机构数量急剧增长,相应的科研经费支出在1942年达到约3.5亿日元(见表2)。36上述努力都是和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相适应的,而且日本产业从开始就注重将其现代制造业建立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

QQ截图20140110171313

日本的产业史案例表明,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对后起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乃至走向制造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后起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限制;同时,经济的后起也使其具有发展的优势,37因为后起者有机会从先行者的足迹中学习与借鉴。不过,这种情况就使后起者面临着一种关乎命运的关键性选择:是完全按照西方工业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式去完成本国的工业化,还是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恰当的产业发展路径。显然,日本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上选择的是后者,这也是日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工业化,从而顺利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既无先发的产业发展独占优势,又无现实中市场规则制定主导权的情况下,与具体的政策措施取舍相比,恰当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能够帮助后起国家奠定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使其从根本上摆脱技术和市场的外部依赖,因而成为后起者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制度性选择。而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整体上对产业发展规律以及自身产业发展状况的动态性认识和深刻理解。问题的重要性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产业发展   中华民族   复兴   路径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