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国是论衡 > 正文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在充分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口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提到战略高度予以认识。

人口均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与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发展相平衡。人口发展既不能落后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发展,也不能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所能承受的范围。第二,在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要维持平衡,各要素自身也要保持理想状态。比如,人口规模的理想状态是适度,人口素质的理想状态是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理想状态是各部分比例适当,等等。总之,人口均衡就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且人口总量适度、素质全面提升、结构优化、分布合理,以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迅速增加,与土地、粮食、就业岗位等资源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1959年至1961年,由于粮食减产,人均消费量大幅减少,其中粮食消费减少19.4%,猪肉消费减少69.9%,粮食、农副产品供应严重短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人口出生率从1958年的29‰降至1960年的20‰。1962年至1965年,随着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很快回升至38‰左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严重失控,高速增长。1949年至1971年期间,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期以外,人口增长率一直处于迅猛上升过程中。其中,1949年至1965年从16‰上升到28‰。1960年至1969年,每年平均净增人数高达1600万,最高的1963年竟达到2270万。此时,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空前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从1965年的2.14亩下降到1970年的1.48亩,1970年的人均粮食比1955年降低了10斤;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因为部分消费资金用于新增加的人口而受到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对人口自身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变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人口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1971年至1998年间,计划生育因素使我国少出生人口3.38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17.7元增至6490.1元,居民消费水平从227元增至3094元;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只能分别从363元增至4099.5元,从197.3元增至1954.4元。1970年至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从293.2公斤增至401.7公斤,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将使我国陷入严重的粮食短缺。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分别为1.15亩、0.11公顷、2275立方米;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将分别降至0.93亩、0.09公顷、1836立方米。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就是改变人口失衡状况,引导人口均衡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出现失衡现象,特别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统计数据证实,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为103—107。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偏高且持续攀升,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18—120左右的高水平上,2008年高达121,2010年仍然高达118。造成这种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孩偏好,直接原因是非法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进行性别选择的终止妊娠。这种不均衡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进入2000年,我国人口又开始出现年龄结构失衡状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龄化水平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年社会,2000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2%,65岁及以上的为7.1%。2000年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速远远快于总人口增速。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约为4.3亿。本来,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及其占人口比例的增加是人类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则应该看到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老龄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我国是在经济和社会还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二是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规模不均衡。人口规模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但如果放弃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会减慢,生育率却会反弹上升,人口总量必然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考虑人口总量增长与老龄化加快两个方面的问题,力求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使总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值。

二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发展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态势严峻、性别结构失衡、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口发展不均衡。其实,无论人口规模的大小还是增长的快慢,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它们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所能承受的范围,出现不均衡的时候,才真正成为问题。我们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而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尽管这些政策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也有所转变,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有一个共同目标:纠正人口不均衡发展态势,引导人口向均衡方向发展。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将实现“人口均衡”作为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虽然人口均衡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在现实中人口自身往往不能自动实现均衡,更多的是人口不均衡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人口均衡”作为一种人口发展的总体性目标提出,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二,人口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必须始终注重均衡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先发展其中一方面,再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同于经济发展,优先战略是行不通的。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规模、素质、结构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暂缓发展或落后于其他方面发展。此外,人口变量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变化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的特点,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如果我们优先发展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等到日后再来纠正时,就会付出巨大的时间、经济和社会代价。

人口问题是社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把“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第一,引导人口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对我国多年来人口调控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的精准概括。我们搞计划生育,是为了实现人口数量的均衡;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为了实现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是为了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可以说,“均衡”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题词,40多年来人口调控的实践就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践。

第二,实现人口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主体,马克思曾经阐明人口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如果构成社会主体的人口发展不均衡,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可持续的。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只有把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人口均衡发展的思想早有人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现在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只是将这些思想和主张更加明确化、系统化。马克思早就提出人口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生产相协调的思想。恩格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理论的实质就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20世纪初的适度人口理论研究中的最优人口规模或增长率,其实就是在追求人口规模或增长率与经济、军事实力等要素的最优均衡点。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者意识到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涌现出一大批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最终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形成,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纳入统一的考虑范畴和行动纲领之中。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主张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正是继承了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尤其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无法割裂,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我们应该尽快弥补人口发展目标的缺位,将“两型社会”调整为“三型社会”。也就是说,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相适应,我们要大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人口   社会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