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大势 > 正文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

【摘要】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切入,分析了职业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关键,并以广西桂林市荔浦县荔城镇为研究个案阐释了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基本现状,进而从中揭示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 可持续生计 失地农民 职业培训 培训体系

研究数据表明,“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剧增至1.1亿人”①。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失地农民因为失去土地,而无法从事原来的耕作劳动;但因为仍保留农业户口,因而又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他们边缘于城市和传统农村环境之中。因此,从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稳定的长远大局看,尽管失地农民获得相应土地赔偿金,但却不足以维持长远生活,因而帮助失地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短视行为,妥善规划长远生活目标,防止既失地又失业,甚至陷入赌博、吸毒等恶习而返贫,是解决他们的可持续性生计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从人力资本的理论视角,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择业能力,是解决他们长远生计的有效途径。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现实必要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失地农民往往受到自身素质制约,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技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既使出现“民工荒”现象,但因技能供需的不匹配,从而造成“结构性失业”现象。另外,农村土地被征用,使得农民原有的生计模式发生断裂,造成失地农民演变为城市贫民。因此,失地农民必须转由依靠人力资本投资来重建未来的生计模式。

相较于各种物化资本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显得更为重要。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的分析来看,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普遍较低,更缺乏人力资本持续投资的意识和愿望,因而无法胜任城市中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导致他们在城市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大多只能胜任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因缺乏相应技能或文化素质,失地农民在就业中常常表现为较高的流动性特点,这也使得企业不愿意主动对他们提供培训投资,最终导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投资难的困境。而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对失地农民而言是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转化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它既能为失地农民所在地培养各种致富骨干,还能为城市工业发展输送大批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培训是实现失地农民持续就业的有效选择。同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难。这一状况也为职业培训提供了发展空间。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现实情况,进而为完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笔者以广西桂林市荔浦县的荔城镇失地农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有关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数据支持。荔浦县荔城镇既是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也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因而选择荔城镇作为城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问题研究的个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我们通过荔浦县征地及房屋拆迁工作指挥部获得荔城镇全镇征地所涉及到的生产大队的名单,然后再根据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的户名单,从中随机抽取20个生产大队,平均每个生产大队再随机抽取10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本文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具体情况。

表1:是否参加过职业培训

受访者的培训状况和培训意愿。从表1数据我们得出,92.8%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培训,仅有7.2%的受访者参加过培训。由此可知,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参与率极低。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年龄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几乎都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培训的经历。在回答“为了更适应工作需要或者找到工作是否愿意参加职业培训”这个问题时,有47.4%的受访者选择“看情况”这个选项,在我们追问如何“看情况”?大多数受访者则表示,要看培训的内容是否有用而决定。有26.8%的受访者愿意,而有22.7%的受访者不愿意,另有3.1%的受访者持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部分受访者是由于文化水平低,担心跟不上培训学习进度,所以表示不愿意参加培训,但是在继续追问:“如果政府组织相关的培训,每户失地农民家庭有一个名额免费参加,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参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但要确保进行相关的培训后确实能找到工作才行。在选择“看情况”的受访者中,部分受访者迟疑的原因是培训是否要花钱?成本有多大?是否是政府组织的?培训后是否真的就能找到工作?由上可知,失地农民对职业培训所持的态度和期望是当前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项目有效执行的瓶颈。

受访者对政府在就业方面提供帮助的期望。据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有26.3%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就业培训,这与调查数据显示的有26.8%的受访者愿意参加培训这一结果相符。而对于希望政府在就业方面提供的帮助上来看,还是更多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接受培训而获得就业机会。因此,综合数据分析来看,当前失地农民关注职业培训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培训,也不是政府能否提供免费的培训服务等问题,而是在于培训本身对自己是否有用,培训后能否带来预期的收益—就业,因而就业导向的培训项目,对于失地农民而言才是他们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但是,在实践中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项目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标签: 失地   职业培训   视角   资本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