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6月下期 总第 445 期 2014年6月2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中国道路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普遍性意义:一方面是中国道路选择的自主立场,另一方面是中国道路实践的高效原则

预测房价的本质

眼下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在这个时间点,购房者往往很纠结,他们既担心错过楼市阶段性调整的好时机,又害怕房价继续走低。正是在这个僵持时刻,预测房价走势成为热门话题。专家学者的观点也更容易左右持币待购者的心态。 过去的案例表明,任何预测房价走势的行为都是一种冒险。一些学者长期看空中国楼市,主张不要买房产或者尽快将持有房产抛售,然而随着中国房价高歌猛进,凡是唱...

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大破大立

习总书记已提出“七个着力”,这七个方面如果真能够解决好,则市场利用这些框架释放的能量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防止国有资本权贵化

应当尽快出台覆盖面更广泛的国有资产法,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

论坛特稿

全面深化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都带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围绕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政策举措,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策划

大国强盛与领袖意志

翻开世界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我们发现,大国崛起往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除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外,领袖的作用,如领袖的政治智慧、雄心、意志品质等至关重要。 在大国崛起的视野下,“领袖”不再泛指古典政治中的威权人物,也不再泛指位居高位却无大创举的各国元首,而特指在大国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的政治家。英国伊丽...

大国崛起领袖因素透析

杰出领袖不仅在崛起之初对推进至为重要的社会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崛起过程对于扫除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确保持久繁荣稳定的制度建设上,领袖的率先垂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大国的崛起相比,后发国家的崛起既面临“弯道赶超”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国家转型和既有大国同质化竞争的多重压力。

中国正面临“国家意志”的考问

历史往往在关键时刻挑选领袖,而领袖则以“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特质让历史挑选

艰难险阻方显改革总设计师本色

南方谈话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冲破“姓社姓资”思想牢笼,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军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

大国崛起接力赛亟需领跑高手

大国崛起无法一蹴而就,而要纵跨十几代人,在马拉松式的接力赛中,每次交接都是重要的历史节点,只有棒棒都有领跑高手,才能确保最终成功崛起

普京威权统治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普京强调国家在改革中的作用:在政治层面,加强在国家权威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强调有序和控制;在经济层面,改变了叶利 钦时期寡头绑架国家的局面,理顺了市场经济秩序

强力领袖的几个特点

当制度安排需要强力领袖的时候,它的制度,其核心为权力结构就要呈金刚石的那种分子排列结构。相同碳元素分子的不同排列组合,软的可以是硬度只有1的石墨,硬的时候可以是硬度高达10的金刚石

新加坡三代领导人的强势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加坡三代领导人的领导风格也在发生变化,第一代总理李光耀是家长式,第二代总理吴作栋是兄长式,第三代总理李显龙是朋友式。当然,朋友式领导并不是不要权威,现在,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正在“包容政治”与“果断政府”之间拿捏平衡

政治强人的感性魅力

●将政治与理性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认为它应与感性绝缘,这是对政治的极大误会。政治是人的政治,而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只有接纳了感性政治的政治,才是真实的政治 ●罗斯福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充分利用无线电广播的神奇功能,完美演绎了一段强人政治与感性政治和谐交响的神话。凭借其精心设计的“炉边谈话”,罗斯福把低落、失散的民心紧紧地聚拢在一起,让他们看到了家国的希望

精品力作
热点述评

以“中国精神”弘扬中国梦

中国梦有强国梦、富国梦与文化梦三个层面,文化梦就是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国精神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随着基督教的衰落,中国以伦理与审美为本的文化在现代反而富有生命力。尤其是中国二元中和的文化精神使中国自古就允许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建立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而国际关系中的“协和万邦”则会导向一个和平的绿色星球,这比崇尚二元对立与炮舰政策的西方文化精神更有利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因此,随着中国梦的真正实现,世界文明也会因此而得以提升。

遏华新势力集结下中国出路

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

新闻工作如何践行群众路线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

域外观察

文化安全在当今中国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向多极/多元发展的今天,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实力的迅速提高,外部力量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武装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将中国推入了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趋于尖锐,敌对势力在内部制造混乱、阻碍发展,甚至于造成大规模动乱和颠覆政权的威胁仍在不断增高。因此,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防...

论坛会议
中国经验
读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