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

基层治理(2)(1)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新时代的波澜壮阔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便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生力军的青年干部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青年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一线淬炼,积极投身实践“练兵”,在平凡岗位深耕、向人民群众求教,以实干创实绩,以作为显担当,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真本领是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炼成的。面对复杂局面、急迫任务、突发危机,青年干部能不能顶得上、稳得住,直接反映其政治素养和实战能力。广大青年干部应当有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锐气,越是艰险关头,越迎难而上,越是复杂局面,越能锤炼本领。唯有在挑战中积累经验,在担当中增长才干,方能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顶得住,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为民服务不看一时之“显”,更在一贯之“恒”。深厚的为民情怀与长期的基层坚守,是干部在紧要关头破局制胜的关键,也是持续改革攻坚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当代愚公”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深耕太行,还是驻村书记黄文秀将青春献给扶贫事业,他们都以点滴坚持成就非凡业绩。这些事例昭示广大青年干部:平凡岗位不是“低平台”,而是磨砺意志、提升能力的“主战场”。做社区工作的青年干部要在“家长里短”中练就服务群众的真功夫,把温暖精准送进千家万户;从事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干部需在田间地头做好产业文章,把发展难题转化为富民契机;在机关的青年干部也需主动深入服务一线,把政策资源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一个个惠企便民的实在成果。

成事兴业,实干为要。广大青年干部需善于将实践锻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用好用活开放透明的民意沟通机制,在惠民利民事项决策阶段,主动邀请群众参与听证,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在推进过程中,建立常态化的群众评议制度,将“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尺;在总结考核时,将群众的真实评价作为衡量业绩的重要参考。以此激励自我更好地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将服务群众的成效转化为自身成长进步的坚实阶梯,在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群众信任的过程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广大青年干部只有在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过程中,理想信念才能得以不断淬炼升华,政治忠诚才能更加坚固,只有在“自讨苦吃”的主动选择中,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能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黄家街道办事处 谢琦洋)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