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解思维”,是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与能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尤其需要涵养“万物有解”的思维理念,在广阔基层与改革深水区中,不畏复杂问题,不惧风险挑战,将一次次考验转化为成长的阶梯,真正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
“有解思维”首在破除思想坚冰,涵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锐气。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或囿于经验不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容易产生“本领恐慌”,或习惯于路径依赖,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不可能”“没办法”。这种“无解”心态,往往是阻碍事业发展的第一道关卡。“有解思维”则要求打破思维定势,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它意味着不回避矛盾、不惧怕挑战,而是将问题作为创新的起点、能力提升的契机。我们要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受锻炼,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过程中,锤炼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善于破题的能力,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有解思维”贵在提升解题能力,锻造“抽丝剥茧、精准施策”的过硬本领。“有解”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建立在科学方法与扎实能力基础之上的自信。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激情,更要有“能干事”的智慧、“干成事”的实效。善于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善于学习思考,既向书本学,也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提升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注重系统谋划,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对复杂问题进行整体性、关联性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因时因势、精准发力,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解思维”重在强化担当作为,永葆“人民至上、实干为要”的公仆本色。树立“有解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发展。检验“有解思维”成效的唯一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有解”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解题思路”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中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有解思维”是年轻干部在伟大时代洪流中奋楫前行的强大引擎。唯有不断锤炼这种思维,敢于向问题叫板,勇于向困难进军,才能在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精彩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浙江省长兴县委组织部 王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