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

人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坚持“引育用留”并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乡村人才是产业振兴“开拓者”,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汇聚各方人才,既招引“外来和尚”,也培育“本土头雁”。一方面,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需求,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农业科技、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柔性引才、招录“村官”、选派干部等方式,精准引进紧缺专业人才,打造乡村产业升级“智囊团”。另一方面,以乡情为纽带,搭建“引才桥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能人等返乡创业,深入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对种植养殖能手、致富能人、能工巧匠摸底排查,分类建库、动态管理,培育更多“田秀才”“土专家”,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后备军”。

乡村人才是民生改善“守护者”,撑起群众生活“幸福伞”。人才培育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各级党组织要构建“量体裁衣”培养机制,为农业技术骨干开设“田间课堂”,让科研成果在泥土中生根;为返乡青年举办“创业沙龙”,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为乡村工匠设立“传习工坊”,以师带徒方式传承技艺精髓。用数字化手段推送农技知识,利用VR技术模拟经营场景,组织人才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人才投身特色产业发展,让一批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茁壮成长。

乡村人才是文化传承的“继承者”,激活精神文明“新动能”。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乡村人才则是文化传承创新的“薪火传递者”。通过挖掘、保护和活化乡村文化资源,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读本书籍,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活起来”;结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带动村民增收;组织乡村文化节、民俗展演、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延续、与时俱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 楼嘉雯)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