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时代的“考卷”已铺展在基层一线、改革前沿,年轻干部唯有抓住“壮苗出穗”的关键成长期,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锻炼中锻造过硬本领、在纪律约束中涵养清廉本色,方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更是年轻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需以“求知若渴”的姿态深耕理论沃土,常走进“理论书屋”,既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信仰力量;又以书中之理观照自身言行,用书中智慧校准奋斗坐标,在“充电赋能”“补钙壮骨”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常修“政德”,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作为终身课题。多问一问自己办事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多查一查自己的立场是否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多看一看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否真解决、群众“脸色”是否真舒展。通过持续叩问本心、掸除“思想尘”、纠正行为偏差,真正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在对党忠诚、对国家尽责、对人民赤诚中答好“终身课题”。
从“校门”到“机关门”,年轻干部常面临“学历高但经历浅、理论强但实践弱”的成长瓶颈。但青春正当时,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他们,更需主动跳出“舒适区”,在“吃劲岗位”上积蓄“能力厚劲”。一方面,做“业务精兵”——以“空杯心态”向书本学政策、向实践学方法、向老同志学经验、向相关部门学协同,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循环中提升专业素养,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当“攻坚闯将”——主动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重大项目第一线、信访维稳最前沿等艰苦复杂环境,在矛盾集中处练担当、在任务艰巨时磨意志、在条件艰苦中强韧性。比如,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不仅“身入”更要“心入”,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自己的“履职清单”,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智慧、锤炼作风,最终成长为“大事难事看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的栋梁之材。
年轻干部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以“护穗”的严谨态度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引导和监督,既以党规党纪为“镜子”常自检自省,又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追赶看齐,更用反面案例为“警钟”震慑头脑。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始终在大是大非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转化为思想自觉——从小事小节做起,净化朋友圈、纯洁社交圈、管住活动圈,守住“第一次”、把好“每一关”;转化为行动自觉——始终以党纪党规为“尺”、以法律法规为“戒”,让纪律约束成为干事创业的底气而非束缚,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年轻干部的成长,既需要个人“主动拔节”的内生动力,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的外部助力。通过思想淬炼铸魂、实践锻炼砺能、纪律约束护穗的“三维发力”,让更多年轻干部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壮苗出穗”,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参天大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人民政府 杨铭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