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纵横 > 正文

河曲:海红果奏响特色农业富民曲

daba0c9fe06c31ab7acbca29d7cbf978-o

金秋时节,晋陕蒙三省交界的河曲县,漫山遍野的海红果林里一派繁忙。在单寨乡阳漫梁村的果园中,鲜红的果实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熟练地采摘、分拣,丰收的气息弥漫在黄河岸边的村落间。如今,这颗曾经的“小果子”,已串联起种植、生产、销售的完整链条,不仅让果农腰包渐鼓、企业盈利增收,更让河曲特色产业根基越扎越稳。

“这种海红果,我十几岁就跟着爷爷种,现在年收入能有八九万,是个不错的营生!”阳漫梁村村民张苏明捧着刚摘下的海红果,脸上满是笑意。今年已是他种植海红果的第60个年头,从最初跟着长辈学技术,到如今靠产业稳定增收,张苏明对海红果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想把种海红果的技术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继续做下去,靠这果子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在阳漫梁村,像张苏明这样靠海红果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村民张高树曾长期做水果收购生意,几年前看到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潜力,果断转型成为种植户。“以前收水果看行情,收入不稳定。现在种海红果,经常有专家来指导修剪、种植技术,每年能收入两三万,心里很踏实。”张高树说,接下来他还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趁着好政策多赚些钱。

果农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源于全链条的产业支持。为破解种植中的技术难题,河曲县主动与山西农业大学开展合作,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种植技术送到果农身边;而阳漫梁村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独特的自然条件让海红果钙含量远超普通水果,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天然优势。

近年来,河曲县紧扣“生态优先、产业兴县”发展思路,将海红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推动产业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集群化迈进。2022年,“河曲海红”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2023年,河曲海红果产业入选忻州市第二批重点专业镇,迎来发展新机遇。当地党委政府还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建设冷链仓储设施、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等举措,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覆盖。

“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让海红果成为群众增收的富民果。”单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任岳红介绍,目前全乡果类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在扩大优质种植面积的同时,乡里还推动“鲜销+加工+储存”多元发展,仅冻海红果这一特色产品,每年就能为村民增收近百万元。

从传统种植的普通果品,到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再到助力县域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河曲海红果的蜕变,勾勒出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筑牢产业根基,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借助产业链延伸拓展发展空间,依靠校地合作破解技术瓶颈。如今,这颗承载着黄河岸边群众期盼的“小果子”,正以蓬勃的活力,为河曲农业高效发展、农民稳定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