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铁岭市委组织部统筹推动下,清河区聚焦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积极探索以“幸福自习室”为载体、以“家庭、家教、家风”为切入点的治理新路径,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引导、党员带头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组织党员群众分享生活经历、畅谈人生感悟,在拉家常、解心结的轻松氛围中凝聚思想共识,不仅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更显著增强了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打造群众家门口交流空间
清河区从化解家庭矛盾、凝聚邻里情感的“小而美”治理模式破题,搭建“区委党校指导、镇街主抓、村社落实”三级机制,将党群服务中心转化为集交流互动、议事协商、学习提升于一体的“幸福自习室”,让基层真正“活”起来。张相镇谢家屯村立足“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乡村治理体系,以议事协调联委会联席会议为平台,成功调解村民积怨、促成土地问题和解。依托“幸福自习室”,张相镇东二台子村积极组织4个村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次,共同举办传统文化联谊会2场,开展庆祝劳动节、丰收节文艺演出等活动11场,60余名党员志愿者主动亮身份、担责任,化身值班辅导员、活动组织员、会场秩序指挥员,党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多元协同打造“治理平台”,提升党员群众参与热情
为确保“幸福自习室”高效运转、精准服务,清河区创新推行“1+1+N”管理制度,即“1名义务辅导员+1名义务监督员+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形成工作闭环,实现管理服务到位。建立“带头培育人”与“活动参与人”两本台账,实时掌握群众需求,确保“幸福自习室”始终贴合居民需求。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上级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提升共建共治工作合力。2024年以来,全区积极搭建各类合作平台,邀请专业讲师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培训;联动志愿者开展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志愿服务;争取上级支持配备桌椅、投影等硬件设施,显著提升居民参与体验。“幸福自习室”开办以来,共邀请专家教师开展专题培训6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47人次,让“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方式推动“联村共治”,促进资源与服务有效整合
按照“就近服务、方便群众”原则,清河区将“幸福自习室”打造成党建引领、联村共治的“实践样板”,目前已在谢家屯村、大孟屯村等地设立6个固定自习室,形成“城区带乡村、村社互联动”格局。城市点位侧重邻里和睦与家庭矛盾调解,乡村点位则结合农业技术交流与文化传承。其中,张相镇产业联合党委还将王文选葡萄种植合作社点位作为农户分享种植经验、对接市场信息的服务平台,一体开展尊老助老、文教娱乐、志愿服务、产销对接等各类活动,真正实现了“党建联抓、治理联管、环境联创、产业联营、资源联动”。截至目前,“幸福自习室”项目已累计举办公益活动248期,参与人数超4000人次,成功化解邻里矛盾33起、家庭纠纷24起,推进垦地共建示范区扩大到5000亩。大孟屯村活动情况更是得到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专题报道,成为基层治理的“清河名片”。(中共铁岭市清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