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的爆火,有人说是流量的偶然,实则是20年韧性打磨的必然。从陶瓷厂下岗学徒到文旅推介官,他的故事里藏着年轻干部破解“脆化”困境的密码。比起“遇到挫折就躺平”的浮躁,这份浸润着烟火气的韧性,正是年轻干部成长最需要的养分。
韧性是“熬得住琐碎”的沉淀,而非“只想等高光”的急功。成长初期的年轻干部,常犯“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毛病,忘了成长从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琐碎中“慢慢沉淀”。就像“鸡排哥”,学厨时勤练刀工两年多才出师,摆摊后深耕炸鸡排9年,刀工火候练出了肌肉记忆。群众诉求多如牛毛,年轻干部当以“小事不避”的态度承接琐碎:走基层时,哪怕是邻里间的小事,也记下来推进;政策宣讲时,哪怕只有一位老人听,也耐心讲透。基层工作本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唯有像“鸡排哥”那样,把重复的小事做到极致,才能在沉淀中攒下真本事。
韧性是“扛得住摔打”的淬炼,而非“经不住批评”的玻璃心。人生从不是“不粘锅”,“鸡排哥”的双手藏着最直白的答案:9年炸鸡排,他也曾面对生意冷清、品类迭代的困境,却从未停下摸索的脚步,在一次次试错中蹚出了自己的路。工作碰壁本是常态,年轻干部当以“扛事不躲”的担当直面摔打:被批评时,先查工作漏洞而非急于辩解;遇到重任时,先“试了再说”而非瞻前顾后。这些工作中的“小烫伤”恰是成长的“磨刀石”,每扛过一次,就多练就一份“真功夫”。
韧性是“守得住本心”的坚守,而非“经不住风浪”的摇摆。走红后的“鸡排哥”,始终记得“炸鸡排是根本”。基层工作中表扬与批评常交织,年轻干部当以“初心不偏”的清醒稳住脚步:获表彰时多想想,成绩里有多少同事的配合、群众的支持;遭误解时多反思,是不是沟通不到位、服务没跟上。学习“鸡排哥”的控场智慧,把外界杂音当反思镜,把群众期待当指南针,把注意力始终锚定在“为群众办实事”上,稳住心态,方能在顺逆之间行稳致远。
年轻干部的成长从不是“开挂升级”,而是如炸鸡排般的淬炼过程:经得住岁月的慢烤,扛得住现实的热油,守得住初心的本味。韧性的底色始终是“久久为功”,少些“急于求成”的浮躁,多些“为民实干”的坚守,方能在基层的沃土上,炸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鸡排”。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纪委区监委 李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