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典型经验 > 正文

【文化中国】三晋文脉换新颜

——尖草坪区以傅山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化中国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文脉绵延、底蕴厚重。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宣传部立足这一历史纵深,深挖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以傅山文化传承弘扬为抓手,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群众日常学习、生产与生活实践。通过活化历史文脉、厚植文化自信,不仅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思想动能,更构筑起凝聚人心、滋养精神、涵育新风的坚实文化支撑,最终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促兴”的良性循环,切实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支撑与持久动力。

以“两个结合”为理论航标,铸就新时代文化自信实践根基

尖草坪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承载地,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以傅山文化为纽带实现历史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度融通。尖草坪区作为傅山故里,立足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诗人”四重身份,深刻把握傅山哲学思想、崇高气节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辩证性的内在契合。通过构建“理论溯源—实践验证—价值升华”完整闭环,将傅山“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民惟邦本”的人民立场、“阴阳相济”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诠释,培育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使者。这一系统性活化工程不仅确立了“活化利用傅山文化”为落实“两个结合”的工作重点,更通过创造性转化举措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引导群众在亲近、理解、敬仰傅山的过程中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使三晋先贤智慧真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动能。

构建“点线面”立体传播网络,打造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阵地

尖草坪区委宣传部深度整合“傅山故里”文旅资源,系统梳理窦大夫祠、多福寺、净音寺、二龙山等与傅山生平紧密相关的历史遗迹,精心设计“傅山文化寻根之旅”精品线路,使文物古迹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窗口。以中华傅山园“一园九院”为“面”,集成生平陈列、学术研究、非遗体验、中医康养四大功能区,获评67项省部级以上文化荣誉,年接待访客超百万,成为市民游客感悟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以“傅山十六字格言”家训为内核,开发《挹其清芬》读本及家风家教馆,建设非遗馆、中医康养基地,推动“文旅+”“非遗+”产业融合。八大特色产业链涵盖书画、中医康养、药膳研发、拳法推广等领域,形成“理论宣传—文化体验—产业赋能—民生改善”全链条传播体系,年创经济效益超5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构筑起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传播前沿阵地。

服务下沉,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尖草坪区委宣传部以“活化浸润”为路径,推动傅山文化深度融入基层生活,实现“化风成俗”的传承目标。通过构建“研究—传播—实践”三位一体体系,成立专业学术机构“傅山学社”,编撰《傅山故里村名纪》《龛外霜红》等学术著作,形成系统性学术资源库,为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在基层传播层面,创新实施“六进”工程——药膳、医学、拳法、书法、诗词、家风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家庭。成功推动“八珍汤”(头脑)、“傅山拳”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构建起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双重保障。通过健全星级中医馆、基层中医阁网络,结合《傅山养生之道》研究成果,在8所学校开设中医文化课程,设立30个“傅山中医文化角”,开展养生讲座、三伏贴敷节等惠民活动,直接惠及10万余群众,使传统养生智慧成为日常健康生活的生动实践。

在全民参与层面,打造“傅山拳武”传习所,举办“崛围杯”傅山拳法大赛,培训106名体育教师,将傅山拳法纳入全区中小学课间操和机关工间操,让群众在强身健体中领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通过举办傅山书法临创展、锣鼓展演、“傅山的世界”讲述活动等,引导群众在艺术体验中感悟爱国气节与民族精神。创新传播形式,推出《傅山传奇故事》音频、有声图书《青主“虹巢”书香远》,开设傅山文化网络直播间,在傅山诞辰417周年之际吸引5万市民云端参与,实现传统文化的数字新生。

傅山文化深度融入尖草坪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当前,傅山文化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文化基因,在文化惠民、精神凝聚、产业赋能三大维度结出累累硕果。作为国家级文化名片的“中华傅山园”、省级家风教育高地的“家风家教馆”、展示太原历史文脉的“非遗馆”,共同构建起立体化文化传播矩阵;《傅青主女科》研究成果获国家重点著作收录,《傅山对中国中医学的贡献》被录入国家重点著作。傅山医学从典籍走向日常,药膳馒头、“八珍汤”(头脑)等养生产品成“舌尖活遗产”,年产值超亿元;傅山书画巡展足迹遍及欧美亚,中医药协会成员赴白俄罗斯交流,法国学者专程研学,“又见傅山”品牌获评市级文明实践精品项目,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金色桥梁。

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两个结合”的尖草坪路径:以傅山“经世致用”思想为魂,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理论宣传载体;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翼,推动传统智慧向现代价值转化。未来,尖草坪区将持续深化“傅山文化之乡”建设,通过系统化保护、活态化传承、产业化开发、数字化传播,让三晋先贤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强国建设注入强劲文化动能,书写文化自信的尖草坪新篇章。(中共尖草坪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