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幻灯片-理想中国·青年学习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创新已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而人才正是点燃这一引擎的源头活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涵养好人才这一重要源泉,必须下好招引“先手棋”。引才需有“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的渴求之心,更需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胸襟与务实举措。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打破地域、身份、学历等隐性壁垒,摒弃“四唯”倾向,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坚持需求导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布局和产业升级方向,做到“按图索骥”、精准对接,既要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高精尖缺”人才,也要注重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新生力量”。持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创新,鼓励人才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贡献才智,实现“引才”与“引智”有机结合,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生动局面。

流水必先蓄势。引才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用,在于将人才这一源头活水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使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用人如器,各取所长”,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让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敢于给位置、交任务、压担子,支持他们在重大科研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同时持续深化科技体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科学家和科研单位更大的选择权,为人才松绑减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在专注科研、勇攀高峰中实现价值、成就梦想。

人才竞争,不仅是待遇和条件的竞争,更是环境和服务的竞争。要树立“精细服务”理念,在“活水”上必须下足“绣花”功夫。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努力聚焦人才普遍关切的“关键小事”,如住房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精准服务和暖心保障,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推动人才服务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升级,打造多元化、智能化的人才服务平台,简化流程、提升效能,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更要注重情感留人,健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社会环境,持续激发人才“一池春水”的活力。(徐文康、王峻洲)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