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妇联主办,北京市海淀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承办,北京成铭达教育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海淀家庭教育论坛在联想全球总部召开。北京市海淀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利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余清臣,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北京市海淀区妇联系统干部、街镇社区工作者、家长代表及教师代表共130余人参会。论坛由北京市海淀区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洁主持。

北京市海淀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利亚致辞
北京市海淀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利亚致辞。她指出,近年来海淀区始终将家庭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出台《海淀区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多项文件,依托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各街镇党群中心和社区家长学校等平台,构建了覆盖全区的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联动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打造了海淀家庭教育论坛、明德致和·海淀家庭教育讲坛、海淀家庭幸福力提升等品牌。同时,还试点牵头四个街镇成立了家庭教育联盟等。针对下一步家庭教育工作,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聚合更多专家和专业资源,研究海淀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助力海淀家庭教育工作走在前列、做出示范。二是希望各级妇联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三是希望广大家长能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学习中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论坛邀请三位权威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开展深度分享,为参会者带来家庭教育前沿理念与实操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清臣教授以《新时代家庭教育使命与发展》为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剖析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被动依附社会评价”“成员个人主义膨胀”“家校职责边界模糊”“专业化被抬高”四大痛点。他提出,家庭教育需回归“立德树人”本质,以“生活化教育枢纽”为定位,在科技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重视家庭教育的主体位置,开展以家庭教育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联想集团政企业务产品与方案推广及客户运营总监陈晰聚焦《AI时代青少年数字素养培育》,从科技企业实践角度出发,展示AI教育、AI课程、AI教室以及产品的应用场景。他强调,AI是家庭教育的“辅助工具而非主导者”,家长需把握“引导使用、明确边界、注重陪伴”三大原则,帮助青少年提升信息辨别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让科技真正成为成长助力。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以《如何陪孩子一起阅读——AI时代的亲子沟通新方式》为主题,结合“童书育儿法”,阐释如何以童书为工具,以阅读为载体,干预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她指出,阅读不仅是成绩提升的过程,更是学习意志、学习情绪调节的工具,建议家长利用AI工具精准匹配阅读内容,同时注重面对面互动,激活亲子间的情感共鸣。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李洁与陈苗苗副教授、陈晰总监、征文获奖家长代表唐晨亮、海淀街道社区工作者孟宪梅,围绕“AI给家庭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研讨。嘉宾们一致认为,当前青少年面临数字沉迷、信息过载等问题,需“家校企社”协同发力:一是社区需搭建AI家庭教育指导平台,为家长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操培训;二是学校需确认AI使用边界,避免技术异化教育本质;三是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四是企业应开发更多适合儿童和青少年的优质AI教育产品,注重内容安全性与教育性。李洁在总结时提出,希望未来“家校企社”协同育人,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常态化科技育儿指导活动,切实解决家长实际需求。
论坛现场还举行两项重要仪式。一是第四届海淀家庭教育论坛征文颁奖仪式,由董利亚副主席与陈苗苗副教授为80余名获奖代表颁发证书,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全区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家长投稿200余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作品将汇编成册供基层单位学习参考;二是海淀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北京成铭达教育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海淀家校社成长共同体”计划,发布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活动联动三大行动方案,标志着海淀家庭教育正式进入“家校企社”协同育人新阶段。

海淀“家校社”成长共同体
期间,参会嘉宾前往联想未来中心开展实地参访,沉浸式体验联想AI教育产品与智慧学习场景。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论坛与参访,不仅学到了科学育儿理念和技巧,还普及了AI知识以及如何利用AI辅助家庭教育的方法,今后会更合理地引导孩子使用科技产品。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家庭教育工作的总结,更为未来海淀家庭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北京市海淀区妇联将以“家校社成长共同体”为抓手,推动智库专家资源下沉、科技教育资源落地,持续完善三级指导服务体系,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谱写海淀高质量发展巾帼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华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