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想干事”更要“干成事”

幻灯片-理想中国·青年学习班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干”是使命所系,也是价值所在。真正的担当,既在于愿干事、真干事,更在于能干事、干成事。

脱贫攻坚的鏖战、科技创新的攻坚、乡村振兴的耕耘……无数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干”是初心,“成”是使命。如同出港的航船必有目的地,真正的干事创业,自始至终都贯穿对“干成”的执着追求。有了这份追求,干部干事创业才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才能在风浪面前保持定力,在考验前焕发斗志,在平淡中振奋精神。

干部既要有“想干”的激情,也不能缺乏“干成”的本领。这种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淬火、在斗争中锤炼,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干成事也离不开坚韧的信念。很多事业周期长、见效慢,尤需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干部既要有“一年干几件事”的冲劲,更需涵养“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以实绩论英雄,凭成效用干部,是激发干事动力的关键。考评机制要突出实践成效,把干了什么事、干成多少事、群众认不认可等作为基本依据,成为评价工作的硬标准、干部晋升的硬杠杠。必须唯贤是举、量才施用,对那些有“铁肩膀”、能扛“重担子”的干部,要敢于打破隐性台阶,敢给位子、放手使用、充分赋权,持续释放“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的信号,形成“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示范效应。对状态懈怠、业绩平庸者,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壁垒,畅通“能上能下”的双向通道,形成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

追求“干成”不代表“唯结果论”。干事创业有其内在规律,必须尊重客观、遵循规律、注重过程,不能只要结果不顾过程、只讲效率不论公平。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差异,尤其是一些难出“显绩”的领域,比如改革探索、风险防控等,要强化容错纠错与激励保障,切实为甘坐“冷板凳”“铺路石”的“老黄牛”们撑腰鼓劲,真正让流汗者不流泪、吃苦者不吃亏。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的是行动者。每一位干部应以“干”为舟、以“成”为岸,既做奋勇争先的“闯将”,也做善作善成的“干将”,交出不负人民、不负初心的过硬答卷。(黄林)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