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唯有将心比心,把老百姓当成“自家人”看待,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才能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努力当好群众“自家人”,深入基层一线,感知民生冷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时上心”真正做到让群众“事事放心”。
当好“自家人”,恪守为民初心,厚植民生情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坚决摒弃“看客”心态,发自内心地把群众的困苦当作自己的痛处,把群众的期盼当作自己的责任,真正做到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要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小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最终成为群众愿意信赖和依靠的“自家人”。
讲好“自家话”,深入基层一线,摸清民生需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去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彻底摒弃“过客心态”,深入基层一线,融入群众生活,把讲好“自家话”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摸清民生需求的重要法宝,不说空话套话、多讲家常实话,不说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多讲直白易懂的方言土语,真正把政策讲透彻、把道理说明白、把关心传到位。善于运用“自家话”收集民声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让“自家话”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纽带桥梁,在真诚交流中读懂群众的“急难愁盼”,捕捉最真实的民生需求。
办好“自家事”,务求解难实效,办好民生实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证件难办……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对人民群众而言,却是等不起的“大事”。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时刻放在心头的大事,坚决摒弃“过关交差”的短期心态和“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担当”。建立动态民情数据库,定期开展基层骨干赋能培训,提升基层工作能力水平。建立日常网格化巡查,畅通民意渠道,建立规范标准的“民情回应机制”,及时了解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同时,还要善于从个性问题中总结共性规律,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固化为长久的制度规范,从根本上提升民生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姜可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