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青年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需秉持一心为民的工作理念,既要传承传统智慧,又要运用现代治理理念,践行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让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服务群众中彰显青春担当。
以“清醒认知”筑防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当前,基层工作正朝着更精准、更贴心的方向推进,广大青年干部主动扎根一线、服务群众,但也需始终保持清醒自觉,以更高标准践行群众路线,用真心、真情、真招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青年干部要主动培养共情能力,常到田间地头听民声,常进社区院落察民情,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办,让政策落地更暖心、服务群众更贴心。
以“为民情怀”聚民心,在情感共鸣中贴近群众。只有带着情感做事,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同。正如“时代楷模”徐利民,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书写人民至上的动人答卷;“80后白发书记”李忠凯心怀人民,贴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探索出产业富民经......基层工作需厚植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加深对群众的感情,设身处地考虑群众感受,俯下身子多倾听,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愁什么,以真挚的感情赢得群众认同。
以“扎根实践”破难题,在行动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一方面要求青年干部调研基层实际,注重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的基层干部以体验式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群体,最终推动了当地骑手休息驿站选址与功能的全面调整。另一方面要求青年干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将政策、经验带回基层。“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在推广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贴合群众需求,涌现出“义乌老娘舅”“共享法庭”等一批基层治理实践,切实为群众解决身边难事。这些事例都表明,青年干部只有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把精力和心思聚焦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才能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空声。青年干部要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倾听群众心里话,更要主动深入基层,勇于担当作为,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唯有始终与人民同心同行、同甘共苦,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方思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