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锻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富宁县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深化“干部教、教干部、干部评”理念,依托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科级干部进修班、新提任副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等主体班次,精心打造“学员微课堂”平台。该平台推动学员从“听课人”转变为“授课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行家里手解专业题”,有效促进了学员间的经验交流、思想碰撞和能力提升,形成了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如何让干部教育培训更见实效,按需施教是关键。在学员编组上,富宁县打破传统界限,注重将来自边境一线、产业前线、治理前哨等不同战线的干部混合编组,促进视角互补。各小组的研讨主题直接锚定富宁县当前最紧迫的发展任务与最常见的工作难题:如何将“枫桥经验”本土化,有效化解边境地区的矛盾纠纷?如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富宁“幸福边境村”、“特色民族寨”?如何破解特色农产品“小散弱”的瓶颈,推动八角、油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备课环节强调从具体工作案例出发,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启发性,要求“小切口、深剖析、出实招”。小组推选主讲人进行授课,并设置互动研讨环节,其他学员可围绕讲授内容谈启发、提疑问、议思路,展示小组需现场予以回应解答。这一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全体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富宁县配套建立了全程跟踪评价机制,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部门组成评价小组,从课程设计的逻辑性、案例的典型性与实效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学员改进提升。学员表现也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识别、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树立起在实践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的鲜明导向。
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盘活了富宁县干部队伍内部的智力资源,使干部教育培训更加贴近实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中共富宁县委组织部 王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