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城市发展与基层治理指明了新方向。物业服务不仅关乎小区和谐稳定与居民幸福指数,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关键实践路径。在此背景下,深圳市万象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万象美物业”)依托高端住宅、甲级写字楼、商业综合体三大业态,以“品质服务+多样协同”创新路径,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样本。
企业根基: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品质坚守
万象美物业已在全国布局90余家分公司,管理面积超6500万平方米。其中,武汉分公司深耕本地市场,管理汉街总部国际、万达御湖世家等多个项目,涵盖高端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多样业态。股权变更并未削弱服务连续性,公司采用“属地化管理+文化融合”策略,保留原核心团队,注入“专业、信赖、创新、诚信、绩效”五字文化,将基层员工待遇提升与服务质量绑定,形成“换股东不换初心”的稳定发展态势。在物业行业频繁并购重组的背景下,万象美物业的平稳过渡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做最有温度的物业服务企业”的愿景,到“构建温度社区,创造美好生活”的宗旨,公司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二字,筑牢企业安身立命根本,多样业态齐发力,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中贡献物业的专业力量。
高端住宅:从“品质服务”到“社区共建”的治理升级
在万达御湖世家、汉街壹号公馆等高端住宅项目中,万象美物业以“资产保值增值+社区和谐”为双目标,构建精细化治理模式。
设施维护是治理的“硬件基础”。万象美物业在电梯管理上实行“半月维保+每日巡视”制度,消防系统由专职管理人员每日检查,强电、给排水设备按小时段、按季节制定养护计划。公司针对武汉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提前对户外水管做防冻处理、对空调系统做负荷测试。这种预防性维护体系,使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业主生活筑牢安全网。从治理角度看,这种精细化的设施维护不仅保障了居民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物业价值,增强业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社区治理奠定物质基础。
文化活动是治理的“软件纽带”。万象美物业每年举办春节活动,融合传统民俗与邻里互动,端午节送艾草、腊八节送粥传递文化温情;每月一次的便民服务中,磨刀、理发、清洗地垫等“小事”,解决了业主生活痛点;针对儿童的“东方童子军”、针对老人的插花活动,让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归属感。这些活动年均超20场次,将陌生的邻居变成熟人,让社区从“居住空间”进化为“情感共同体”。这种做法体现治理理念的转变——从单纯的管理转向多方主体共建共治共享,通过文化活动促进社区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党建引领是治理的组织保障。万象美物业通过与水果湖街道党组织联动,将党建融入社区治理:每月开展党日公益活动,组织党员参与义务劳动;建立“江城红领驿站”作为党群服务阵地;2023年荣获“红色物业五星级企业”称号。这种“物业+党组织+业主”的三方协同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使垃圾分类、文明养宠等治理议题落地更顺畅。红色物业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破解物业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人民至上的实践逻辑,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在城市空间的体现。万达御湖世家业主评价:“物业不仅管好了小区的‘面子’,更暖了我们的心。”生动诠释了万象美物业在高端住宅项目治理中的成效。数据显示,业主满意度连续三年超90%。优质物业服务不仅能提升物业价值,更能通过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
5A甲级写字楼:从“空间管理”到“商务赋能”的价值延伸
汉街总部国际作为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地标写字楼,见证了万象美物业对商业办公场景治理的探索。这座楼龄13年的建筑,通过“设施焕新+服务升级”,持续焕发活力,展现物业服务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增值效应。
设施维护的“工匠精神”是商务环境的底线。工程团队创新采用红外检测仪定位漏水点,用“高压注浆+渗透型防水”技术解决结构渗漏,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合格率100%;玻璃外墙实行“分层维护”,1-10层每季度检查,10层以上每年高空检修,使用15年寿命的耐候性密封胶;广场石材每周清洁、定期晶面处理,增设隐形排水槽,减少雨水侵蚀。这些细节让建筑始终保持“高颜值”,2022年获评“武汉市物业管理示范大厦”,这种精细化的设施管理不仅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更为企业提供高品质办公环境,提升区域营商环境质量。
商务服务的“生态思维”激活治理动能。针对写字楼租赁市场竞争,物业成立租售中心,推出“新商户入驻8大礼包”:从免费量房设计、搬家服务,到1个月绿植租赁、工商注册代办,全方位降低企业入驻成本。2024年以来,协助去化空置面积1.4万平方米,引入新华保险、湖北文旅等优质企业,入驻率稳定在85%。这种做法拓展了传统物业服务边界,将物业服务延伸到企业服务领域,体现了从“空间管理”到“商务赋能”的理念转变。
物业搭建起政企沟通“桥梁”。万象美物业联合武昌区政府开展“惠企服务进楼宇”活动,将科技、法律、财税等政策服务送到企业门口。2024年12月推出“政务直通车”活动,让企业不出楼即可办理业务。这种“物业+政府+企业”的协同模式,使写字楼从办公空间变成发展平台。这一实践表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纽带,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
商业综合体:从“客流引导”到“生态共建”的繁荣密码
在汉街南路、万达SOHO金街等商业综合体,万象美物业探索出“文旅+商业”的治理模式,让街区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引擎。这种模式将商业管理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体现了物业服务在商业生态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招商与运营的“协同力”是商业繁荣的关键。物业引入香钿、虾皇等知名品牌,连锁品牌占比超70%,日均客流量超10万。舍弃部分广告收入,制作招商灯箱展示营商优势,帮助业主出租空置商铺。中秋、国庆期间,通过“集市抽奖+商铺引流”活动,带动商户营收增长30%。这种做法体现了物业服务企业在商业运营中的创新思维,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业主、商户和物业多方共赢。
多方协调的“智慧”化解商业治理难题。建立“三会机制”——空置房业主见面会稳定预期、中介合作推广会扩大渠道、二房东座谈会规范市场,2025年目标租售业务市场占有率40%;协调商户、市政解决排水、垃圾处理等共性问题,让街区既热闹又有序。这种多方协调机制体现了治理理念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协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商业综合体运营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如今,汉街已成为武汉美食必打卡地,带动周边商业价值持续提升。这种“品牌入驻-客流增长-服务升级”的良性循环,证明物业不仅能管理商业空间,更能通过生态共建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万象美物业的实践表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成为商业生态的构建者和维护者,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高端住宅的“温度社区”,到写字楼的“效率平台”,再到商业体的“繁荣生态”,万象美物业的实践表明,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将企业价值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已经从传统的服务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万象美物业以多种业态为载体,凭借“红色引领+专业服务+多方联动”模式,在社区和谐、营商优化、区域活力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公司的实践表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超越传统的“三保一服”(保安、保洁、保绿、客服)范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物业行业仍面临舆情危机应对、价值理念认知、运营压力及协同机制等挑战,这些都需要广泛汇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在基层治理中“大有可为”。物业行业需要以政策为引,深化创新,推动物业从基础服务者向综合治理者转型,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物业力量。(碧桂园开万公司中部大区总裁 李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