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纵横 > 正文

【社会纵横】沈白高铁绘长卷 振兴图景入眼来

社会纵横2

近日,随着沈佳高铁沈白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开通运营,“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主题宣传活动同步展开。这条穿行于林海雪原、掠过山河秘境的最美森林高铁,在青山绿水间徐徐铺展一幅流动的长卷,将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变,一笔一画绘入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

以速度重塑区域时空格局。350公里时速重塑“一小时生活圈”“两小时产业圈”,城市群间要素流动更加高效,物流时效与品质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更为紧密;传统优势产业加速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在“钢铁动脉”上加速成长。新时速带来新的时空格局,推动分工深化与成本优化,形成“同城化”“一体化”叠加效应;产业集聚与梯度转移更为顺畅,有效增强区域经济韧性与活力。

以文化之魂,赓续老工业基地振兴血脉。抚顺的雷锋精神、通化的东北抗联记忆、延边的民族风情在车窗内外徐徐铺展。沿线车站和列车化身“文化客厅”与展示窗口,推动非遗、文创与旅游深度融合,擦亮城市名片,为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与人文活力。把文化自信转化为发展自信,凝聚价值认同与行动自觉;推动工业遗产、红色资源与现代设计互嵌,加快塑造可感可知的城市品牌与场景魅力。

以生态之基,夯实绿色发展底座。沈白高铁在建设中采取“桥隧代路”“声屏障”等环保举措,严守生态红线,加强复绿与监测,既是创新线,更是环保线,不仅有助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也为绿色旅游、康养休闲、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兴起提供了有效保障,为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固本培元的作用。坚持生态优先,以最小生态扰动换取最大发展收益,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双向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以资源之优,激活文旅消费动能。红色遗址、天池风光、冰雪奇观被高铁一线串珠,形成四季可游的景观长廊。“快进慢游”点亮周末游、研学游、冰雪游、避暑游等新场景,带动餐饮、住宿、零售、文创全链条增收,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能。高铁开通后,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与市场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客流带动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消费升级、就业增收,形成良性循环。

乘坐沈白高铁,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壮美的林海雪原、浓烈的关东风情,更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澎湃脉动与光明前景。(沈阳电务段  赵朴)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