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党建创新 > 正文

【大思政课】用青春“范式”接续讲好抗战故事

大思政课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一环。讲好抗战故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新时代推进历史主动、夯实文化自信、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战略之举。当代青年不仅要做抗战故事的倾听者,更应做抗战故事的讲述者、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接续讲好抗战故事,需要独具特色的“青年表达”

讲述历史,从来都不仅是对过去的描述,更是对现实的启迪与对未来的塑造。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群体,青年一代接续讲好抗战故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传承的现实要求与青年前行的精神需求。

在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人类认知方式与表达方式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创造力成为讲述历史的重要资源。他们所具备的媒介素养和审美直觉,使得抗战故事的表达方式能够突破传统文字与口述的边界,拓展至短视频、互动漫画、沉浸式戏剧、虚拟现实等多元形式,让红色记忆在“可视化”与“场景化”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这不仅重构了讲述的语态,更使抗战精神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走进青年群体的现实感知,形成“青年讲、青年听、青年传”的正向循环。

青年的传播能力对推动抗战故事的广泛传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网络空间的活跃主体,也是网络舆论的重要引导力量,青年善于把握节奏、融合话题、设计叙事,从而将严肃的历史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公共话语、青年话语。无论是“知识博主”对抗战背景的系统讲解,还是“校园UP主”以Vlog记录参访纪念场馆的过程,青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传播的壁垒,让抗战故事从有限空间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认知。

历史讲述的效果不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情感的共鸣。青年之间的情感结构与语言结构更为相通,这使得来自青年的表达天然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育”,而是以朋辈的身份共情、共建,让抗战故事在同龄人之间完成价值的认同与情感的内化。当抗战历史通过一场剧本杀的再现、一次社会实践的记录、一次新媒体话语的分享,进入更多青年人的精神世界时,它就不再是一段遥远的“国家叙事”,而成为贴近心灵、关乎自我的“青年表达”。

接续讲好抗战故事,重在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伟大抗战精神

抗战故事之所以应该接续讲述,不仅因为它镌刻着中华民族最为悲壮、最具抵抗意志的一段历史记忆,更因为其中蕴含着穿越时空、激励当下的精神力量。对于青年而言,讲好抗战故事,不是简单地再现战争场景,而是要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深入理解那段历史中所承载的信仰支撑、价值导向与精神动力,进而将这些内核讲清楚、讲透彻、讲动人。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肩负起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奏响了抵抗外侮的时代强音;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最终的胜利积蓄了深厚的精神动能。

讲好抗战故事,必须坚持尊重史实、捍卫真相。在意识形态多元、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时有抬头的当下,青年讲述者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决抵制、批驳歪曲抗战历史的错误言论,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还原真实中传递信仰,在抵制歪曲中弘扬正气。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抗战记忆不被消费、不被异化,才能确保讲述者自身在精神上经得起追问、逻辑上经得起推敲、历史上经得起检验。

接续讲好抗战故事,关键在于实现深入学习与自觉践行的统一

对于青年而言,真正实现讲好抗战故事,关键在于将对抗战精神的主观认同转化为自觉实践,在学习、讲述与践行的统一中完成“接续”的历史责任。

青年要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沉入历史,潜心钻研,筑牢真实而深厚的认知根基。唯有走进史料,深入研读研究著作、回忆录、家书等文献资料,在系统性学习中提升理论认知;唯有走进纪念馆、烈士陵园、战场遗址,在沉浸式体验中建立直观感受,才能把历史讲得真实可信、厚重有力。讲述的底气,来自知识的深度;精神的接续,源于理解的真诚。

青年要成为创新的表达者,勇探新形式,善用新语境。讲述抗战故事,既要守住历史的严肃性,也要探索表达的时代感。在校园内,可通过红色主题团日、演讲比赛、舞台剧展演等活动实现“以讲促学、以演促悟”;在网络平台,可通过短视频、播客、Vlog、互动话题等形式拓展表达的路径,让严肃内容在轻量传播中实现有效触达。甚至每一次转发、每一条留言,都可成为伟大抗战精神讲述的“微行为”“微火种”;在社会实践中,可在志愿讲解、社区宣讲中创新话语方式,也可在田野调查中探寻红色记忆与家国叙事的交汇点;只有在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中,伟大抗战精神才能真正“传下去”。

讲好抗战故事,关键在于当代青年要自觉践行伟大抗战精神。自觉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厚植爱国情怀,自觉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就是要坚守民族气节,自觉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就是要激发顽强斗志,锤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就是坚定必胜信念,勇于面对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最终的胜利积蓄深厚的精神动能。

讲好抗战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当代青年价值担当的呼唤。历史的火种需要传递,精神的血脉需要赓续,而青年正是这一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唯有青年积极投身其中,用心讲述、用情传播,自觉践行,抗战故事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使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薪火相传、代代相续。

(作者:高子毅,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