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争做优良作风传承者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勇于突破,坚持开门教育解难题,让学习教育成果再进一步、再深一层,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发挥创新创造思维,以数字赋能持续深化理论联系实际。为民办实事,重点在调查研究。在坚持好传统“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基础上,可以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舆情分析、社会心态研判、政策效果模拟评估,使决策建立在更全面、更客观的基础上,杜绝“拍脑袋”决策,实现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的跃升。在落实层面,各级党员干部要力争成为政策的“翻译官”和“转化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成为“行动着的思考者”和“思考着的行动者”,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调查研究紧跟数字时代脉搏。

提升网络互动能力,不断拓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情感桥梁。群众的呼声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更是作风建设的“指南针”。互联网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内涵已从“身入”与“倾听”拓展到“心至”与“云联”。党员干部要善于通过政务平台、社交媒体、领导留言板等渠道,“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及时了解网民诉求,回应社会关切,将网络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最大增量”。要聚焦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要“有呼必应”,更要“未呼先应”,通过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同时,绝不能以“线上互动”替代“线下走动”,坚决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发挥好社区网格、楼宇党建、产业链党建等“微细胞”作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真情,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建立起联系,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形成牢固深厚的情感联结。

激发群众监督效能,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通过积极开展公开述职、民意调查、听证会、网络问政等活动,运用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指标等量化数据,主动引入外部监督,构建开放、透明、制度化的监督批评机制,真正做到让广大党员干部习惯在“显微镜”下开展工作。把各界的批评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良药”,充分激发自我革命、勇于改正的内生动力,让党员形象、干部作风在“批评—纠错—提升”的闭环中不断成长。(许田军)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