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以高质量物业赋能基层治理:探索“四双机制”创新实践路径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物业服务企业作为贴近居民的“生活管家”,其专业力量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四双机制”是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通过资源整合、协同联动,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与居民满意度提升。

社区基础服务双融合机制:凝聚合力,提升治理实效

社区基础服务与物业服务在核心领域存在高度重合性,如环境治理、消防安全、矛盾调解等。双融合机制旨在将双方同质服务内容进行深度整合,通过联合行动、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与人力浪费,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环境治理协同:社区每周五“清洁家园”行动与物业每周二“人过地净”日常保洁联动,整合双方人力与工具资源,扩大清洁覆盖面。例如联合开展楼道堆物清理、公共区域消杀时,社区动员居民参与,物业提供专业设备支持,既提升了清洁效率,又增强了居民公共环境维护意识。

安全管理联动:消防演练、安全隐患排查(如商铺燃气使用、电动车违规充电检查)由社区牵头,物业配合专业力量(工程维修、秩序维护)共同实施。物业熟悉小区设施分布与业主习惯,社区掌握政策标准与居民动员能力,双方联合行动能更精准发现隐患、督促整改。

矛盾调解多参与:针对邻里噪音、楼道公共空间占用等纠纷,物业管家先了解情况,沟通劝说无果后上报社区,网格员与物业管家共同介入调解,必要时联系社区驻点律师。物业从日常服务角度提供客观信息,社区从政策与情感角度疏导,多方参与既体现对纠纷的重视,又能通过理性沟通降低矛盾升级风险。

立足长远需求,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以社区“清洁家园”计划为基础,结合物业日常保洁排班,固定每周联合清洁日(如每周五上午),形成“清理-检查-公示”闭环。推行安全管理“双查制”:物业每月定期安全检查时,社区安全负责人同步参与,共同记录隐患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方与时限,社区跟踪督办,物业落实整改,形成“检查-整改-回头看”的联动链条。完善联合调解流程:对高频纠纷类型,如装修扰民、宠物管理,制定社区与物业联合调解流程,建立调解档案。

月度服务清单双交流机制:信息互通,打通服务堵点

社区与物业将各自高频咨询类业务,如政策解读、业务办理指引等,整理为“月度服务清单”,通过双向信息共享与业务培训,实现“居民咨询,双方均可响应”,减少信息中转环节,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居民常向物业咨询的社区业务,如社保异地转移材料、老年卡办理流程、社区义诊时间,物业管家因不掌握信息而需转介社区,增加沟通成本;业主向社区询问的物业业务,如装修审批资料、24小时报修电话、停车费缴纳标准,社区工作人员若无法直接答复,同样需转介物业,导致居民等待时间延长。通过双交流机制,物业管家掌握社区基础业务清单,社区人员熟悉物业服务指引,居民咨询可“一站式”解决。

立足长远需求,建议动态化做好工作:每月5日前,社区与物业分别梳理更新“高频咨询服务清单”,包含业务名称、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咨询电话等,通过工作群共享并组织1次线下联合培训,确保双方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在社区便民服务站与物业前台放置“联合服务指引手册”,涵盖双方服务清单内容,方便居民查阅。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清单外的新增咨询,接收方记录后同步反馈给另一方,补充至下月清单,动态完善服务内容。

临时任务清单双协助机制:快速响应,强化应急效能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活动保障等任务,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双协助机制,依托物业的专业力量,如工程维修、秩序维护,与社区的组织动员能力,确保临时任务高效落实。

2024年初突发冻雨天气,小区内部道路及周边市政道路结冰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社区按照街道统一指示,联合物业立即启动备勤机制,调派工程、秩序队员携带除冰设备(融雪剂、铲冰工具、草垫)与社区联合行动,社区调动铲车对小区周边进出口市政道路进行除雪,物业重点对小区内各楼栋居民出行道路除雪,保障了居民安全出行。此类案例表明,物业的应急资源储备与社区的统筹协调能力结合,能显著提升临时任务处置效率。

立足未来需求,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联合制定重点领域应急预案:针对洪涝暴雨、消防安全等潜在临时任务,在社区应急服务站基础上,社区与物业共同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双方职责分工、人员调度、物资储备等内容。建立常态化备勤联动队伍:物业组建由工程、秩序、保洁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备勤队,社区明确对应联络人,遇临时任务时由社区统一调度,3分钟内响应集结。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每季度选取1类应急预案,如消防疏散、防汛排涝,开展联合演练,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特殊人群服务双深入机制:精准施策,筑牢民生底线

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孕产妇、特困家庭等特殊人群,通过“信息互通+服务协同”的双深入机制,实现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社区掌握政策资源与社会力量,物业熟悉特殊人群日常需求,双方联动可形成“生活照料+情感关怀+政策帮扶”的全方位服务网络。

当代云谷有居民家中老人长期在小区拾荒,衣着邋遢,物业管家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家三代人居住在小区,零就业,家庭比较困难,立即反馈社区。社区联合物业开展日常关怀服务,联合共建单位送上大米、食用油等节日慰问物资,同时登记夫妻双方就业意愿,依托街道社区就业超市为丈夫介绍工作,为妻子介绍家门口就业机会,为孩子申请了“金秋助学金”,既解决了居民实际困难,又传递了关怀。

立足实际需求,建议从如下三个方面精细化做好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信息共享专项档案:社区牵头梳理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需求清单,物业补充日常观察记录,如独居老人活动情况、残障人士出行需求,双方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精准。整合服务资源:逢九市集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社区的节日慰问、政策帮扶与物业的便民服务,如免费理发、义诊相结合。建立服务反馈机制:每次联合服务后,双方记录服务效果与居民反馈,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形成“需求-服务-改进”的闭环。

“四双机制”通过打破社区与物业的服务壁垒,实现了资源整合、效能提升、服务提质的多重目标。高质量物业的专业力量与社区的治理优势深度融合,不仅减轻了基层治理压力,更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便利与温暖。未来,通过持续完善机制、细化流程,可进一步激活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杨朝霞,当代云谷物业项目负责人)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