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经济观察】让“好车”不再靠“水军”出圈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迎来爆发式增长,但营销端的“野蛮生长”以及网络乱象也不容忽视。

从造谣抹黑到数据造假,随着汽车市场逐渐由增量转向存量,部分企业为抢占份额,通过编造不实信息、恶意抹黑对手等方式,企图损害车企声誉、扰乱市场秩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指出三大类重点整治问题:

一是非法牟利问题。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恶意诋毁攻击问题。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当前,AI水军与伪造测评加剧了乱象。利用生成式AI等新技术打造的新型“网络水军”,能批量生产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以此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国家有关部委、企业协会和车企各方响应。车企积极参与整治行动,中国一汽表示,将以实际行动维护汽车市场宣传秩序,在做企业宣传、产品技术宣传过程中,始终秉承实事求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客观真实展现企业硬核实力、产品技术魅点,特别是严格规范驾驶辅助等相关用语,以“真实力、硬功夫”赢得消费者信赖。

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从专项整治走向常态化监管。下一步,要形成常态化监管,重点推进三项制度——汽车营销数据备案制:企业对外发布订单、碰撞测试成绩前,须向工信部备案原始数据,接受第三方审计;信用分级管理:建立“车企、媒体、公关公司”三方信用档案;跨平台协同机制:打通微博、抖音、百度、微信内容指纹库,针对同一谣言,多平台同步封禁。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让“好车”不再靠“水军”出圈,而是靠技术、质量与服务赢得市场认可。

(人民论坛“建设汽车强国”课题组专家 孙宏坤)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