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学思践悟 > 正文

【党建创新】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

党建创新2

加强作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是必须答好的永恒课题。

作风建设,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关乎事业兴衰、人心向背的生命线。它如同一座巍然矗立的“风向标”,标示政治生态是否清明,更是一块无比坚硬的“试金石”,检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宗旨意识。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党的作风是反映党自身形象的“晴雨表”,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优良作风能凝聚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作风松懈涣散则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因此,加强作风建设绝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必须常抓不懈、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实支撑。

当下,作风建设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躺平”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如同隐形壁垒,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侵蚀社会公平正义,迟滞改革发展步伐。因此,必须以钉钉子精神精准发力,既要严查享乐奢靡等“硬作风”问题,也要深挖思想根源,破除“心中贼”,确保作风建设不止步于表面整改,而是直击灵魂、触动根本的深层变革。

新征程上,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需系统施策、久久为功。抓住“关键少数”是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形成“头雁效应”,以自身过硬作风带出一支清风正气的队伍。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要织密监督之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作风问题露头就打,使铁规发力、禁令生威。思想建设是源头活水,需持续加固初心本色的堤坝,从思想深处把“总开关”拧得更紧。最终,作风建设的成效必须体现在“实干”二字上,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尺,让党员干部以实践为练兵场,练就真本领,锻造铁肩膀。让崇尚实干、力戒空谈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作风底色,从而凝聚起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的伟力。(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组织部 金阳)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