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描绘新时代能源行业“三生融合”诗意画卷,北仑电厂提出打造“千万千瓦能源基地+千万吨级供热基地”战略布局,旨在从空间布局、要素资源、功能业态方面深化多维度融合,走出一条绿色低碳、效益领先、环境和谐的发展新路。

“目前我们厂区内的绿化面积有将近5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45%,排渣场那边在完成‘无废’改造后,靠近海边的湿地环境还吸引了很多白鹭和野鸭栖息繁衍。”北仑电厂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崇如表示,作为浙江省能源行业首家“三生融合”试点单位,北仑电厂自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7次增殖放流活动,投放1.04亿尾(只)黄姑鱼、黑鲷、梭子蟹及海蜇等经济苗种,助力近岸渔场修复与海洋生态平衡,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在生产提效方面,主要做法有:积极推进一期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建设,新建2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项目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保障民生供能的重要使命,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增加120亿度,北仑电厂年发电量将超过400亿度。在能源利用方面,供电煤耗由传统机组的285g/kWh降至257.24g/kWh,年可节约标煤30万吨。在综合能源利用方面,项目构建高压集中供热系统,为周边区域提供稳定、环保的热能替代,提升区域能源使用效率,助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项目同步推进智慧化电厂建设,搭载数字孪生平台,构建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三维虚拟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能效分析与智能调度,大幅提升运行效率与安全水平。
在生活提质方面,主要做法有:开展地企共建,开放共建促融合。北仑电厂以“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美丽电厂”“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依托,自2012年起与银杏社区结对共建,发挥党支部纽带作用,构建社企融合长效机制。推动绿电益民,累计开展企业开放日、环保开放日、工业旅游等活动,已累计接待市民及游客超过17万人次,拍摄科普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400万次,将电力生产场景转化为科普教育窗口;常态化开展结对助学、扶老济困、美化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完成消费帮扶超过700万元,彰显央企担当。
在生态提优方面,主要做法有:一是绿色环保提升,全厂机组实现超低排放,8号机组和9号机组环保性能领先。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形成以制氯为核心的“预处理+双碱软化+管超固液分离+纳滤分盐+反渗透浓缩+电解制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技术路线,实现火电厂末端高盐废水的多方位资源化利用,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提供新的可行技术路线,该项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三是实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副产品石膏、粉煤灰等,实现了固体废弃物100%销售利用。结合一期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实施“固化灰渣做为基坑回填材料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科技项目,开展新型土壤外加剂固化电厂灰渣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生产制备8万方固化灰渣作为基坑回填材料,提高废弃物综合再生利用率,促进“无废城市”建设。
北仑电厂迄今走过三十六载岁月,亲历了中国电力工业从追赶到领跑的征程,它不仅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更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者”,从厂区内的盎然绿意到厂区外的生态守护,北仑电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理念,积极开展“三生融合”实践探索。凭“火电”淬炼初心,用“风光”践行使命,这颗闪耀东海之滨的“能源明珠”正以其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为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北仑智慧”与“浙江方案”。
(国能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