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 > 正文

百年故宫博物院的当代使命

金秋时节,物华天宝,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拥有1000余座明清木结构建筑、195万余件(套)珍藏文物,历经600余年岁月流转的故宫,以庄严雄伟、壮丽中和的非凡气度,静静伫立在中轴线上,不仅生动地讲述着过去,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下与未来。

百年前,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推动故宫从皇权宫殿居所的私有空间,到人民共享共有的文化空间的转型和新生。回望历史,成立初期,时局动荡、战火纷飞,故宫文物藏品、历史遗存历经多次辗转迁徙,最终得以妥善保存,故宫博物院一代代人不怕困难、不惧艰险,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千万有识之士一起,呕心沥血地守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再看今朝,故宫博物院拥有纵向贯穿5000多年历史,横向覆盖25大门类的文物珍藏,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量居全球博物馆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服务中外观众5.01亿人次。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到故宫这座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观赏一件件院藏珍宝,探寻沉淀在文物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回顾中外文化交融碰撞、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程,感悟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绵延传承之道。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故宫博物院,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空间,而是与时代变迁、国家命运相连的流动变化的文化空间。一百年,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瞬,见证了故宫博物院从保护文物藏品到满足公众需求再到服务社会发展的历程,记录着故宫博物院从收藏、研究、展览、教育的传统职能,拓展为“让文物说话” “让文物活起来”,推动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的动态变化。

文化关乎国本,文运连着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故宫博物院持续深化“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以期实现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的愿景。这既是故宫博物院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责任担当,也凝结着故宫作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多重价值的深邃思考,还汇聚了故宫博物院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守正创新、奋发进取,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行的干劲和力量。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华文明也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