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学思践悟 > 正文

【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家门口的幸福图景

1758277059109

社区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每一扇门后都关乎真实的生活,每一次服务都牵动着民心冷暖。基层治理的根基在社区,活力在社区,成效也在社区。如何让民生服务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一个角落?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织就一张温暖而坚韧的幸福之网。

精准把脉,服务始于“真需求”。社区工作者不能困在办公室,必须迈开步子,走进楼栋、融入居民。通过常态化走访、恳谈会、线上问卷、网格员反馈等多种渠道,织密信息收集网。“ 一户一策”不是空谈。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关切:老年群体聚焦便捷就医、助餐助洁;双职工家庭急需托幼托管、课后服务;新市民群体则关注技能培训、融入支持。浙江省瑞安市玉海街道水心社区针对老年人口比例高的特点,不仅开设日间照料中心,更创新推出“健康管家”服务,定期上门监测基础健康指标,链接相关的家庭医生资源,让关怀精准触达。建立“需求-问题-资源”三张清单。需求清单源于日常收集与大数据分析;问题清单梳理痛点堵点;资源清单盘点社区内外可用力量。三单联动,确保服务供给始终瞄准靶心。

资源聚力,奏响治理“协奏曲”善用政策杠杆,积极对接民政、卫健、教育等条线资源,争取项目、资金落地社区。关键在于当好“转换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设施与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不是孤岛,需激活共建共治的潜能。联合周边超市、药房,为行动不便老人开通“一键下单、送货上门”绿色通道; 引入成熟社工机构运营儿童之家、心理辅导站,提升专业服务品质;志愿力量激活: 培育“能人库”,组织退休教师辅导功课、水电师傅志愿维修,让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建立社区资源对接平台或线上群组,使居民需求能迅速匹配到相应资源提供方。忠义街社区整合辖区维修师傅、家政能手信息形成“服务黄页”,居民通过小程序即可便捷预约,盘活了社区内的“隐形资源”。

精耕细作,品质铸就“金口碑”。社区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是治理的温度计。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暖心话,是建立信任的基石。对居民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将“首问负责制”落到实处。服务品质藏于细微。沿江社区在改造公共活动空间时,特意增设了无障碍坡道、安装了带扶手的座椅,并选用高对比度标识,这些无声细节传递着对特殊群体的尊重。拥抱数字化,让服务更聪明、更便捷。利用社区公众号、小程序实现政策查询、活动报名、报事报修“指尖办”;探索智能门禁、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让安全守护无感化;运用数据分析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数字赋能,为传统服务插上效率与精准的翅膀。

社区治理无捷径,最是“实”字动人心。唯有以居民之心为心,以需求为令,以资源为基,以品质为魂,把桩桩件件“小事”做到居民心坎上,方能在方寸之地不断延展幸福生活的半径。当每个社区都成为居民安心、舒心、暖心的港湾,基层善治的画卷便有了最坚实的底色与最动人的风景。(浙江省瑞安市玉海街道 黄朝煦)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