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AI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治理模式,在这股浪潮下,基层党员干部当勇立潮头,以智慧驾驭技术,让数字红利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把新技术恰当地运用到本职工作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

善用“算力”,首在思维破冰。在民生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基层干部倘若固守传统工作模式,无异于在智能时代的湍急河流中划动木桨,低效且难以满足人民需求。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迎接技术变革,把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与自身治理经验深度融合,推动治理模式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例如,杭州西湖区翠苑街道探索“数字人管数字街区”模式,构建“天地空”一体巡查矩阵,上线以来高效处置问题7245个、处置率达98%。街道行政执法队干部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用“算力”打破人力局限,实现治理效能的倍增。

赋能脑力,重在决策提质。AI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效率,更在于提升决策科学性。杭州市余杭区依托西险大塘数字孪生系统提升防汛决策效率,1分钟可生成多套调度方案,精准预判水位风险,最终采取拦洪错峰措施成功降低东苕溪洪峰水位,有效保障了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成功实践揭示了AI赋能决策的价值:首先,决策要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其次,构建多方案比选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第三,形成数据驱动的闭环管理,实现精准决策。

提升心力,本在为民扎根。学习人工智能,既要着眼于“术”,更需放眼于“道”。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萧山区数据局联合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基于国产DeepSeek大模型,正式推出智能政策问答助手“萧灵通”,以AI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实现政策查询“零时差”、办事指引“零障碍”,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全天候、精准化的政策服务,让百姓更省心,服务更贴心。“萧灵通”广受群众好评的实践生动证明,技术越是发达,越要牢记为民初心。

数字浪潮奔涌向前,唯有做技术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才能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在新时代利用人工智能续写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精彩篇章。

(杭州市萧山区产发集团下属杭州萧山国营商业有限公司  庄雷 林成强)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