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逢四说事”二十年

——随县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懈探索

“逢四说事”是湖北省随县历经二十年探索完善的重要基层治理机制。它发端于村级实践,成熟于全域推广,深化于智慧赋能,体现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有效化解矛盾、提升治理效能的不懈努力。这一机制不仅成为畅通民意、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因困而生:从“有话就说”到机制初建

2005年初,随县院子河村合并后矛盾频发,干群沟通不畅,群众不满情绪积聚。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包德山在处理纠纷时深感干部回应滞后、信任缺失,决心建立常态化机制,使群众“有地方说话、说了有人听、有事能解决”。

受当地方言“四”“事”同音启发,他将每月4日、14日、24日定为“说事日”,村干部集中值班接待群众,未到场者可通过“说事栏”留言。2005年4月,“逢四说事、有话就说”机制正式实施,通过定期听事、及时办事、规范流程,初步打通了基层治理“末梢循环”。

因效而拓:从村级探索到镇级深化

至2006年初,院子河村面貌显著改善:茶场改造、水产养殖发展顺利,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全村实现零上访、零刑案,彻底扭转了落后局面。

时任随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詹家安深入调研后指出,“逢四说事”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基层自治和就地解决问题,与“枫桥经验”精神契合。柳林镇党委进一步总结提炼该机制,拓展为“逢四说事、包村联户”,强调干部主动下沉、包联到户,强化党组织引领和镇级主导。

柳林镇党委建立“1+5”包联机制,干部常态化下沉各村,联系五类典型户,绘制“民情五色图”,严格执行“月入一户、季访四圈”等制度,实现从被动接待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一年后,全镇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2007年8月起,随州市全面推广“逢四说事”机制,并将其明确定义为“畅通群众言路,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制度。

因推而广:从局部实践到全域应用

2009年7月,随县成立。次年3月,县委、县政府将“逢四说事”机制纳入绩效考核,推动县、镇、村三级说事室全覆盖,建立说事点2141个,3698名干部包联到户,常态化联系群众。

党的十八大后,随县进一步优化该机制,推动“逢四说事”向“随时说事”拓展,丰富说事途径,完善分级责任体系,强化事前预防和早期干预,突出“防事于未萌、控事于早期、解事于小微”。

在各项重大任务中,“逢四说事”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政策到底、问题见底、化解彻底。各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式,如“板凳会”“三建三联调”“五分工作法”等,增强了机制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2019年,随州市系统集成随县各级创新经验,市委印发《深化“逢四说事”工作方案》,推动“逢四说事”由矛盾化解机制向基层治理体系跃升。

因时而进:从传统说事到智慧治理

近年来,随县县委积极推动“逢四说事”迭代升级,构建“‘九’久为功”的“说事、解事、防事”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打造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站)“逢四说事”室矩阵,开通3330111综治热线与“平安随县”微信公众号,深化“包联管”“五必联四必访三必帮”活动,确保群众诉求“敞开说”。

二是提升纠纷化解质效。建立“小事随时解、大事专题解、难事联合解”机制:以县综治中心为核心,实现“一网统揽、全县调度”,改变“各自为战”局面;明确“属事解事结、属地解心结”责任,避免压力仅向基层传导;推行“政法拢堆、部门办事”模式,解决“一事跑多门、无人牵头”问题;坚持“政策用足、关怀到位、法治兜底”原则,杜绝“人情干预”。目前,随县诉前调解成功率达17%,现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重大积案化解率达99%。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能力。在做好“说事、解事”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投向风险防范:通过“每日研”开展“五情”研判,精准识别风险苗头;依托“村村响”广播,深入村湾楼栋开展宣传引导;落实“分片巡”制度,驻村辅警每日编组巡逻;推进“节点装”工程,6.7万余路视频监控织密安全防线;组建“应急组”,在各村(社)建立最小应急单元;实现“一网通”,推动信息与事项网上流转,提升治理精准度与效率。

2024年3月,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开君赴随县调研时指出,“逢四说事”与“枫桥经验”一脉相承,其整合“说事、解事、防事”于一体,在实践体系与操作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目前,“逢四说事”经验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

2025年4月30日,随县综治中心完成迭代升级:整合20余个部门50余名骨干集中办公,实现“受理区接得住诉求、化解区化得了纠纷、调度区统得好风险”,推动综治中心从“信访接待中心”向“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再到“综合治理中心”的三级跨越。

硬件与功能上,12个行业调解委员会与7名专职调解员入驻“逢四说事”室,实现矛盾纠纷“一室全调”;组建183人县级调解专家团,支持群众“点单”、基层“求援”;法院立案庭、检察院控申部门、公安信访科、司法法律援助与行政复议机构整体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可办理案件受理、进展查询、诉调对接、开庭审理、执行协调等业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咨询、文书代写、法律援助等功能,检察听证室、速裁庭、仲裁庭等设施让群众“办事不折腾”。

机制创新上,推行“一长一群一刻一会一报一函”运行模式:实行“轮流带班+分级负责”,由政法及法检公司信等部门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带班长,每日牵头调度;依托钉钉群实时联动,通过每日分析研判会复盘进展,形成工作闭环;落实“一刻响应制”,中心指令下达后,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与业务骨干15分钟内到岗,2025年以来累计快速处置事项120余件,响应率100%。

考核激励上,实行“先排奖励制”,对率先发现矛盾风险的镇(场)、部门予以平安建设考评加分,激发主动排查意识;推行“风险分级+四色督办”,将矛盾纠纷分为A、B两级,对应“四周四色”化解周期,每周四对橙色、红色事项精准调度,化解后通过平台核查、当事人回访评估成效,目前B级事项按期化解率达96%。

目前,随县132个村(社区)实现“连续五年无刑事案件、无邪教活动、无诉讼、无越级上访”,占比近三分之一;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发案量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超1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2025年2月,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林虎赴随县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总结推广“逢四说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及时有效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持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随县正以昂扬姿态深化“逢四说事”实践,不断开拓基层治理新境界,书写平安为民新篇章。(庹大鹏 袁红召)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