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知足”守底线 以“常乐”践使命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党员干部唯有将“知足”内化为政治定力,在“常乐”中笃行实干,方能永葆“甘守清贫却精神富足”的初心本色,使党的作风建设焕发历久弥新的生机,清风正气长存。

以“知足教育”扎紧思想篱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必须扎紧思想篱笆,强化知足教育。既要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与沉浸式警示教育,深刻揭示贪欲膨胀的毁灭性链条,算清政治账、家庭账、人生账。更要强化政绩观校准,将群众满意度和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作为核心标尺,破除唯数据、唯排场的功利导向。思想上的知足,绝非消极无为,而是守护那份“为民初心高于物质占有”的价值认同。如同扎根基层的干部,脚踏旧鞋丈量民情,体味到奉献者独有的精神富足与快乐。

以“常乐监督”严实制度笼子。“小贪不算腐”的侥幸心态,让部分干部在“人之常情”的自我麻痹中步步失守,最终陷入“温水煮蛙”的困境。知足心态的稳固,离不开严密制度的护航。要聚焦“小贪小占”,对各类“微腐败”保持零容忍,坚决切断腐化变质的渐进链条。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预警防范体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同时,必须完善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畅通民意反馈渠道,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更要重构干部考评的指挥棒,大幅提升民生福祉、群众口碑等指标的权重,引导干部将“民之所乐”作为自身奋斗的价值坐标与快乐源泉。监督的本质,是“以他律促自律”。严密的制度屏障,不是束缚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恰恰是为了保护其政治生命的安全,使党员干部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坦荡中,收获内心的安宁与履职的快乐,实现从“不敢腐”向“不愿腐”的自觉升华。

以“清风文化”涵养政治生态。清风化雨,润物无声。当“知足常乐”从外在要求内化为文化认同,升华为政治基因,干部方能真正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跨越。要在机关大力培育崇清尚俭的文化氛围,破除讲排场、比待遇的庸俗习气,让简朴务实蔚然成风。要树立并弘扬精神富足的模范标杆,宣传甘守清贫、笃行担当的优秀公仆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心。要深化清廉家风建设,引导干部及家属共同培育知足守廉的家庭文化,让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成为涵养清风正气的沃土。清风文化的力量,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价值观。当干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收获成就与认可,当为民服务的价值感充盈内心,便能自然超越对物欲的执着,达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的境界,体悟到“心安茅屋稳”的深层满足与持久的“常乐”。

(浙江省江山市大桥镇政府 李青青)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