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筑牢思想防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

新提拔干部肩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关键岗位干部更是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抓好“三类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强大动力。

慎独,就是要勤自省、严律己,筑牢内心“防火墙”。“慎独”,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在无人监督、独处之时的高度自觉与清醒坚定。真正的谨慎,体现在不事张扬的言行之中,体现在待人接物的修养之中。做到慎独,就是要坚持在行使人事权、财权、物权时,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勤于自我反省,常扫思想之尘,检视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性原则和纪律要求。要严于律己,“八小时外”容易产生思想懈怠,不仅要守规矩、讲纪律,也要讲道德、强“免疫力”,从思想根源上掐灭贪图享乐苗头。特别是在面对各种诱惑、处于监管“盲区”时,更要保持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慎独的本质是高度的自律和自我革命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在无人处守住底线,在细微处彰显党性,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

慎微,就是要矜细行、善积德,严防蚁穴溃长堤。“慎微”之道,强调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小事小节显品格。任何重大的问题、严重的后果,往往始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作风问题无小事,“三类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或处于成长关键期,更需谨记“矜细行”的古训,领悟“气泄针芒”的深刻哲理。“三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成大事者,必须重小节、管住小事,不以“小节无碍”而放松自我,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放纵。要善于从点滴做起,积小德为大德,在每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每一次处理公务、每一次人情往来中,都做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慎微,就是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于无声处积累浩然正气,防止“白袍点墨”,确保大节不失。

慎初,就是要筑底线、守初心,紧把廉洁“第一关”。“初”,是事物发展的起点,也是风险易发的关口。“慎初”之要,在于守好初始关、扣牢第一粒扣子。对于“三类干部”而言,在推进事业发展、履行工作职责的征途上,必然会面临形形色色的“第一次”诱惑与考验。能否在“初”字上站稳脚跟,守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把好廉洁自律的第一道关口至关重要。“三类干部”必须深刻领悟“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的道理,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就坚决说“不”,在第一次面临人情与原则冲突时就坚守底线。要时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深刻认识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铁律。要强化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自觉将权力置于“聚光灯”和“显微镜”下运行,主动接受监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太平村驻村选调生 钱锋淼)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