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担当不仅是一种政治品格,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共产党人永恒的价值追求。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担当精神,保持奋斗者姿态和干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让奋发进取、担当实干蔚然成风。
担当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句话语深刻诠释了“干部干事”“为官有为”的真谛。当前,部分干部存在“躺平”“佛系”心态,或陷入“精神内耗”,究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缺失、初心使命淡化。因此,培养担当作风,首要的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学深悟透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自觉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夯实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要廓清“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民造福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担当是衡量作风的标尺。担当实干,贵在“实”,重在“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当先,在困难面前勇毅前行,将磨难当作前进的利器,直面难题,勇挑重担,练成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打得赢。要树牢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真正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察实情”,坚决摒弃“走马观花”式的应付、“蜻蜓点水”般的敷衍,而是把心思聚焦在“想干事”的初心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的实效上,让宏伟蓝图在实干中成为美好现实。要大力倡导“蹲点调研”的扎实、“解剖麻雀”的精准,紧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拿出“较真”的精神、“碰硬”的态度,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力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真正以钉钉子精神为担当实干作风写下最有力的注脚。
担当是评价实绩的准绳。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以“群众盼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的原则看待干部,了解其是否能够沉得下身子、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挫折,确保选出关键时刻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的“主心骨”。坚持有为才有位,对敢负责、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及时大胆用起来,对不作为、不会为、不想为的干部,坚决调下去。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党员干部时时知敬畏、事事存戒惧、处处守底线,心中有制度,做事有态度,一刻不敢“掉链子”,时刻打起精气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浙江省兰溪市上华街道办事处 盛加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