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十五,时值仲秋伊始,暑散凉生,是万物褪去燥热、蓄力成熟的关键转折。此节气中,露珠凝显于“细”、候鸟迁徙守“准”、作物灌浆求“实”,蕴藏着深厚的生长智慧。正如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当从白露三韵中汲取力量,于政策落实、群众服务与干事创业中,在细微处见真章,在精准中求实效,在务实中谋成长。
学露珠凝“细”,于细微处践初心。白露之露,自水汽凝结至轻附草木,始终循细致之轨迹,不忽略一叶之纹,不遗漏一寸之地,以微小而坚定的姿态润泽万物。基层工作亦然,多的是琐碎却紧要的“小事”,年轻干部若缺乏一份“细”心,便易在繁杂中疏漏关键。走访困难群众,若只看台账不察实情,便可能忽略老人家中漏风的窗、残疾人出行的坎。因此,干部当学露珠之“细”,持“放大镜”察实情,带“同理心”解民忧。记录诉求时,不妨多问一句“还有哪些难处”;排查隐患时,不忘多查一处“死角盲区”;宣讲政策时,尝试多换一种“朴实口语”。唯有将“细”字融入日常,才能在细微处践行初心,使服务真正暖入人心。
仿候鸟守“准”,于精准处破难题。白露时节,鸿雁南迁。候鸟总能精准感应气候更迭,把握迁徙时机与路线,从不偏航。基层工作千丝万缕,政策推行、纠纷调解、产业开发,皆须“精准发力”,年轻干部如失却“准”度,便易陷入“劳而无功”之困。正如调解邻里矛盾,若不究根源、只图暂时平息,则纠纷仍会再生。因此,干部当效候鸟之“准”,锤炼“精准施策”之能。化解矛盾,应先倾听、再辨析,最终拿出对症良方;落实政策,须先厘清群众“受益账”,再简化流程,确保精准惠及。以“准”为尺,方能在纷繁中切中要害,让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效作物求“实”,于务实中强本领。白露既过,秋粮待收。作物从不虚浮于表,而是深植土壤、静心积累,以丰实之态迎接丰收。干部当学作物之“实”,秉持“干一事成一事”之念。服务群众,承诺必践、落实必果,不开“空头支票”;总结工作,成绩与问题并重,不饰“表面文章”。在日复一日的踏实苦干中积累经验、锤炼能力,使每一步成长都稳健而扎实。
(浙江省天台县南屏乡人民政府 厉哲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