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在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大趋势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树立节约循环的资源观,打造“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能源企业和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
霍林郭勒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辖区面积1390平方公里,辖1个苏木、4个街道和1个军马场管委会,总人口15.2万。霍林郭勒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一市两盟”交汇处,距离蒙古国120公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320公里、沈阳596公里。霍林郭勒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交通便利,机场航线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沈阳等地;域内珠珠铁路线直通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铁路运输可到渤海沿岸港口。该市是内蒙古重点建设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亿吨级煤炭基地和重要能源接续基地,也是《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支持打造低碳园区的重点区域之一,综合实力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51位。
霍林郭勒循环经济项目作为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的重要载体,依托当地现有的煤、电、铝产业,利用优质风能及丰富劣质煤资源,建设了以绿色清洁能源为主导、劣质煤火电为基础、局域电网为保障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该项目在大比例消纳风电、节能减排、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及低碳创新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项目投产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秉持一体化绿色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融入循环经济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高载能产业的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运营,成功打造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
霍林郭勒市“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通过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与培育新兴产业,持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生态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并借助政策协同与机制创新保障转型顺利推进。“十五五”时期,霍林郭勒市将围绕“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国家级示范基地”和“绿电铝之城”建设目标,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开辟新赛道,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培育发展新动能,为更多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助力我国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球资源型城市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陈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