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以“匠人之心”培育襄垣“人才森林”

近年来,襄垣县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统筹推进本土培育、外来引进、返乡回流三大工程,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耕好育才土 栽培栋梁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明确资产权属,登记资产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6月24日,在襄垣县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育苗讲堂”的培训现场,农业经济师正在讲授农村财务管理知识,帮助学员加强政策理解,提升业务能力。

青年人才扎根本土干事创业,既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和实践能力支撑。襄垣县委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办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育苗讲堂”,每月两期,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通过专题授课、研讨交流、日志评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对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常态化全覆盖培训,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以来,襄垣县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青年人才和基层治理专干,实现238个村(社区)全覆盖,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也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栖

在玉米田间,南开大学电光学院科技支农实践团队正回访2024年赠送的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系统。“实时数据让通风、灌溉更精准,病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智慧大田工作人员说。

在襄垣县张家庄村,经典的襄垣鼓书正在演出。“我们将制作纪录片和襄垣鼓书传播视频,结合南开大学非遗相关课堂与班团组织活动,将其引入校园视野。”文学院实践团成员说。

田间送科技、非遗续薪火,这些实践活动得益于襄垣县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的乡村工作站。借助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智力优势,襄垣县推动智慧农业、生态文旅、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发展。

襄垣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行“柔性引才”策略,将大学生实践实训作为人才长远发展的战略支点,破解县域引才难题。襄垣县委聚焦智慧农业、生态文旅、煤炭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精准绘制人才需求图谱,主动对接高校,深化暑期实践活动。

筑好大舞台 有梦你就来

在乡村e镇的直播间,电商主播正热情推介酸辣粉、手工挂面、优质小米等襄垣特产。“参与直播既深化了我对理论的理解,也亲身体验到科技助农的成效,坚定了我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大学生李巍凯说。

今年以来,乡村e镇通过“田间直播间”模式,累计为虒亭镇赤壁村等地的农户销售蔬菜瓜果2.3万斤,创收80余万元。在电商赋能下,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10.56%。

襄垣县团委连续开展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训活动,举办优秀青年校友经验交流会和“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精准推送本地产业升级和乡村建设急需的岗位信息,吸引大学生参加实践。通过建立“在外人才库”与“岗位需求清单”、深化“乡情联络机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等方式,让返乡人才在家乡有发展空间、成长通道和归属感,实现人才成长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襄垣县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培育本土、引进外来、唤回返乡”三大方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织牢织密一张双向奔赴的青年人才梦想网。(谭轩文)

[责任编辑:于 飞]